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历史研究

  • 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与交流网络

    霍巍;

    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商周青铜时代的诸多共性,但也具有古蜀文明的特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考古学样本。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十分宏大,涉及青铜、象牙、玉器、黄金、朱砂、海贝等许多种类,这些资源在商周时期极为重要,其来源体现出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程度和古蜀国家的控制能力。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政治统治和广泛的交流网络之上,是古蜀王国国家与文明形成的标志性成就之一。三星堆考古发现重绘了世界上古文明的知识图谱。

    2024年01期 v.39;No.191 1-1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3K]
    [下载次数:1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景教东传从医活动考略

    张绪山;

    聂斯托里教是基督教之一派,原流行于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和两河流域,431年被以弗所宗教会议判为异端后,其教徒流入波斯、中亚,于唐贞观九年(635)进入唐都长安。聂斯托里教在中国被称作景教。景教徒继承了地中海东部地区流行的古希腊医学遗产,在东传过程中以医疗活动助力传教,争取对己有利的活动空间。入华景教徒服务于官方,效力于皇家,以其开颅、医眼等专精医术展开医疗实践活动,与皇室与上层贵族建立了密切联系;异域药方及药材知识随其医疗活动而传入华夏。

    2024年01期 v.39;No.191 12-29+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拜占庭帝国的服饰与身份意识

    赵法欣;

    拜占庭服饰与帝国的身份意识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它不仅反映出国家内部各社会群体之间的身份差异,更能够揭示出拜占庭人在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拜占庭服饰的演变与拜占庭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拜占庭人身份意识的不断发展。拜占庭人对服饰的态度是他们身份意识的逻辑延伸,对服饰问题的管理显示出拜占庭帝国群体治理的一般特征。因而,服饰问题既是拜占庭政府治理社会各群体和阶层的特殊手段,也是拜占庭国家标榜自己至高身份的重要措施。

    2024年01期 v.39;No.191 30-4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9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万国法到国际法——清季国际法翻译与国际法历史主义转向

    万立;

    清季两次国际法翻译跨越了国际法理论转型的节点,即从Law of Nations(万国法)向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转变。这一变化可从翻译考察,但其要旨不仅在于翻译。林则徐选译的滑达尔将欧洲和多数非欧洲国家置于平等地位,以构建“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秩序。这一理念对被殖民国家无疑是有力的还击武器。丁韪良选择的惠顿基于历史主义将欧洲国际法凌驾于非欧洲之上,从而将欧洲国际法全球化。这一转向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而清季两次国际法翻译的对象恰好是转型之前和之后的结果。丁韪良借历史解释法将欧洲国际法“制造”为“普世公法”,并假借中国历史资源推张欧洲国际法,又使清末民初士人产生无法实现的以中国历史资源进入国际社会或改造国际秩序的期待。

    2024年01期 v.39;No.191 45-64+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跨文化研究

  • 死——近人日记中的死亡经验

    黄道炫;

    因了死亡予人类的深刻刺激,近人日记中留下大量关于死亡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死亡的永恒性,死亡的痛苦及其给人类带来的恐惧超越时间和历史存在。同时,这些记载也显示时代特征,近代的战乱和动荡让死亡变得更为密集,而主义、理念的输入及政治组织的予以强化,又形成关于死亡的意义讲述,并造就批量化生产的死士。当然,死亡本质上仍然是个体的,是不可替代的个体独特经验。

    2024年01期 v.39;No.191 65-79+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1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性别的记忆:“八女投江”事迹的革命叙事与记忆塑造

    祝宇清;严飞;

    革命叙事中的性别特质是刻意建构的。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八女投江”事迹作为具体案例,提出了性别的记忆(gendered memory)分析框架,分析“讲述者”“记录者”“演绎者”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记忆生产主体在记忆塑造过程中的反复叙述和多元重构,梳理了这一历史事件如何从一则日记中简短的原始记录生产成为现行通用的革命英雄版本。嫁接、渲染、再考证、性别对焦是性别的记忆塑造当中的四种机制,前三种机制提供积淀过程,第四种机制将性别视角引入。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性别意识与被建构的女性革命精神、女性身份与英烈形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进而在社会记忆层面塑造出“中华的女儿”“英雄的姐妹”等革命英雄典型。

    2024年01期 v.39;No.191 80-9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2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战国时代《诗》《书》文体的模拟与破体

    陈民镇;党圣元;

    战国时代,知识阶层在研习《诗》《书》等经典的基础上,创作出模拟《诗》《书》文体的篇章,这种模拟行为表明当时人们对《诗》《书》的文体体式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反映了文体观念的逐步自觉。上博简《交交鸣乌》《多薪》当是对《诗》的模拟,上博简《卉茅之外》《李颂》以及《楚辞·橘颂》则是在模拟《诗》的基础上的新变,为楚辞之先声。清华简《保训》可视作对《书》的模拟。在经典传承基础上的“尊体”与“破体”,促成了战国时代的“文体突破”。

    2024年01期 v.39;No.191 97-10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文心雕龙》《文选》视角详析司马迁对于“文”的认识

    汪春泓;

    司马迁关于“文”的认识,除了发愤著书以外,还表现在《史记》某些篇章之中,他大致勾勒了在《诗》之后,屈《骚》之兴起,以及继《骚》而蔚为大观的辞赋之衍生与发展,总体叙述在汉初长江流域自中游到下游的演进踪迹,涉及吴王、淮南王及梁孝王几个藩国之文人集团,其间诸如枚乘、严忌、邹阳及司马相如等亮相于前汉之文坛,在整体历史叙事之中,文也骎骎乎作为重要的精神活动与生产呈现于后世读者之眼前,它是民族发展进程中不可忽缺的一环,也是构成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板块。司马迁还关注文之技巧的早熟,譬如关于事类和丽辞等,透过特定人物,司马迁已经意识到这些技巧对于文书写之重要性,从而“文”之独立意识也得以确立。关于《史记》之“文”的定义,在《文心雕龙》《文选》中得到回应,从文笔之辨可以看到司马迁深刻的影响,故鲁迅“无韵之《离骚》”已经揭示太史公于文的前瞻意识。

    2024年01期 v.39;No.191 107-12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9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飞《满江红》”伪托新考——袁纯是“岳飞《满江红》”肇始者

    肖鹰;

    传世的“岳飞《满江红》”一词,首次出现于明代中叶袁纯编辑《精忠录》。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余嘉锡等学者对此词著者产生质疑,相关争议至今未获得学界共识。在学界既有研究和争议的基础上,对比考辨“岳飞《满江红》”与史载岳飞诗文、元杂剧《东窗记》,同时参证《精忠录》编辑和刊刻的史实,可对该词非岳飞所作,做出进一步的文本研究,提供“内证”阐述。考辨可知,不仅“岳飞《满江红》”系明人伪托,而且伪托的肇始者就是以编纂《精忠录》而使该词“突出于明之中叶”的汤阴县教谕袁纯。

    2024年01期 v.39;No.191 124-13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人明代类书批评发覆——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王京州;孔德成;

    立足于清官方立场,四库馆臣通过撰写《四库全书总目》,刻画了明代类书“饾饤稗贩”的形象,并在批评中重重渲染,使之成为“定论”。进而又以文献内容和纂修体例交相结合,构建了看似严谨实则严苛的类书批评体系,将明代类书纳入其中大肆抨击。清人以“俯视之眼”构建的类书批评体系,终究难以逻辑自洽,以至在评价标准上前后割裂,在历史叙述时自相矛盾,在论证过程中引据失实。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的清人明代类书批评,既显示出卓绝的学术眼光,也存在学术缺失和时代局限,有必要予以“正本清源”,以更加审慎和理性的态度,回归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语境,重新审视明代类书的学术价值。

    2024年01期 v.39;No.191 133-140+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双重阐释

    董彪;王玥;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主题,是在把握资本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揭示资本逻辑的同时超越资本逻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根据资本的生产资料属性和社会关系本质,把资本逻辑阐释为相互规定的两个层次:一是以利益关系生产和再生产为中心的增殖逻辑;一是以支配关系生产和再生产为中心的权力逻辑。资本在自我运动中通过攫取自然与统治自然、价值增殖与生命操控、价值实现与欲望支配,完成了对物质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欲望系统的吸纳,成为不断增殖的价值和不断扩张的权力。正是增殖逻辑和权力逻辑的相互促进,资本发展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绝对主体”,呈现为不断上升的“双螺旋结构”,并最终塑造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政治秩序和文明形态。资本逻辑所包括的文明性和自反性决定了其被扬弃和超越的命运,同时也呼唤着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文明形态。

    2024年01期 v.39;No.191 141-150+23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1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孤立他人——起源、机制与演变

    尤西林;

    孤立他人行为是生命自组织排异机制的异化。现代社会的孤立演化为日常政治博弈模式,更普泛的孤立是隐性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迄今未能揭露与反思的深层社会哲学领域。孤立的核心是人格贬斥,由此指示了当代社会科学核心概念的“社会排斥”的深度起源。孤立异己的群体习俗压制自由个体人格与创新,并导致共同体帮派化与封闭僵化。反思与揭露孤立反现代化性质,同时指向中国现代化“和谐社会”目标的制度机制建设。现代社会分工与市场交换,包含着偏重于个体竞争的流行理解所忽略的伦理涵义:基于现代社会功能分化和个性解放所形成的差异性,不仅激发竞争,而且在个体之间形成了互补依赖和相互吸引的内在团结需要。以信息交往为核心的当代社会将这一方向提升为普遍依赖机制。自由人格个体的现代理念并非个人主义,而是社会集体凝聚力与创新生命的内在机制。排斥性孤立及其封闭共同体从而不再拥有现代化制度基础。

    2024年01期 v.39;No.191 151-15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与本雅明的哲学规划

    赵千帆;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呈现了本雅明思想发展中期一个极具独创性的哲学规划,重构这一规划的基本轮廓有助于从哲学层面对这部作品的整体理解。它以“认识批判”为纲领,尝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进行跨学科的理论试验,对一个历史时代获得全面和具有启示性的认识。这一规划确立了自己的操作方式,包括对研究材料的拆解重组、对历史起源的辩证视角和通过对前人概念的重新部署来勾勒真理的形态。这一操作过程同时也是哲学批评的书写实践,在描绘出悲苦剧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也检验着哲学思考与书写的边界。这个哲学规划汇集了思想史众多线索,也在与传统哲学话语的交错中开辟了一条具有独特历史意识的哲学考察路线。

    2024年01期 v.39;No.191 158-169+24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律与政治

  • 合作社成员的异质交恶病:症候、诊断及其法律良方

    郑景元;

    合作社商事化转型中出现惠顾成员与投资成员的异质分化。理论上,异质成员行为存在着互利与互害两种可能性,但在实践中,两者因身份来源与利益诉求的差异而更易发生互害,甚至恶化为成员异质交恶病。这种成员异质交恶病肇始于成员身份与职业的区分,并在民主管理中进一步发展为非理性竞争,直至上升到成员为决策控制权而争夺。为此,合作社需要一副防治成员异质交恶病的法律良方。文章主张法律良方应基于合作社民主进阶理念,行动方案必须以从成员身份到成员契约的法律转向为前提,通过对成员管理的民主绝对化进行纠偏以及实现从单方成员控制到异质成员合作治理转型等为基本框架。

    2024年01期 v.39;No.191 170-181+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双循环国际镜鉴与中国路径

    朱福林;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前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的基本方略和必经之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从全球来看双循环呈现出国内循环崛起、国际循环收缩的新周期特征。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双循环策略选择上存在差异,分别阐述欧美发达经济体“高度外向型”、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中度外向型”及拉美发展中经济体“低度外向型”双循环发展模式及特征。通过梳理我国国内国际循环发展历程,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国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国际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国内循环水平,参与国际循环是决定我国双循环发展层次与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理性认识与合理应对中国国际新方位提升,积极融入全球化、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提升国际大循环水平,加快国内改革为高质量双循环发展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防止经济内卷脱钩、增强全球化机能,保持“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均衡施策。

    2024年01期 v.39;No.191 206-220+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及生育意愿问题研究

    周绍杰;王拓;胡珺祎;

    农村人口动态、生育观念与意愿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国家长久稳定以及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少子化”问题加剧;大量育龄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地区生育潜力日益衰退;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婚育观念的转变,农村人口的生育意愿普遍较低,且在不同地域、性别、世代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促进生育的多项政策中,农村育龄人口最为关注的是住房和养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针对多孩家庭的生育津贴和推动教育公平的举措,表明农村人口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政策的适应性、阶段性、差异性等特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2024年01期 v.39;No.191 221-236+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6K]
    [下载次数:2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