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本刊特稿

  • 中文系的使命与情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台大、港中大的“文学教育”

    陈平原;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文学教育,呈现出很不一样的样貌。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制造了不少内在与外在的"流离",也同样衍生出若干新的"归属"。选择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三所华人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大学,讨论各自中文系(及其教员)的文化立场、教学宗旨、课程设置与知识建构,或可从另一个侧面探讨"流离与归属"。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给两岸三地的学术生态和文学教育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北大、台大、港中大三校的中文系形成了各自的"底色",但晚清以来开启的现代中国大学之道并未中断。

    2014年04期 v.29;No.134 5-2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2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专题研究

  • 古贺辰四郎最早开发钓鱼岛伪证之研究——兼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非法性

    刘江永;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占钓鱼岛之后,古贺辰四郎于1896年9月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获得日本政府批准租借开发钓鱼岛。伴随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无条件投降,必须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归还中国。日本所谓私人岛主的地位和权利业已作废。然而,2012年9月,野田佳彦内阁却不顾中方反对而宣布从所谓日本私人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企图通过所谓"国有化"永久占有钓鱼岛。至今,日本政府仍把当年古贺辰四郎殖民开拓钓鱼岛的行为,作为日本"先占"和实际控制钓鱼岛的国际法依据,甚至不惜制造伪证。其最典型的谎言之一是,日本政府把古贺辰四郎最早登岛开发的时间,提前到甲午战争前的1884年,形成了流传百年以上的历史谎言。伊泽弥喜太长女伊泽真伎留下的宝贵历史证言及其他一些相关证据证明,所谓古贺辰四郎1884年登岛开发及1885年提出开发申请均系伪造。

    2014年04期 v.29;No.134 26-4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东京审判量刑问题再审视——以“死刑投票6比5”为中心

    陈新宇;

    东京审判中"死刑投票6比5"之通说并不准确严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11名法官,当时参与量刑投票的只有10位,法国法官柏奈尔并没有参加。以10票计算,7名被判处死刑战犯的投票结果很可能有两种,分别是"6比4"和"7比3",前者以广田弘毅为代表,后者以东条英机为代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法官们,虽在具体问题上意见并非一致,但忠实地恪守了审判独立的原则,在国际法治的基础上,保证了判决的正当性。

    2014年04期 v.29;No.134 42-48+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国情研究

  • 环保考核、地方官员晋升与环境治理——基于2004—2009年中国86个重点城市的经验证据

    孙伟增;罗党论;郑思齐;万广华;

    长期以来,由于官员过度追求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激励指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也愈加严重。随着中央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的科学化,以环境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为核心的环保考核对地方官员的晋升概率已经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并且在大城市和政府行政力量较强的城市这种作用更加显著。这种考核机制的变化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政府行政力量较强的城市,单位GDP能耗和环境污染水平都将更早地跨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拐点,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景更加乐观。除此之外,地方官员受教育水平和民众受教育水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4年04期 v.29;No.134 49-6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8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4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中国森林建设之路(1949—2013)

    胡鞍钢;沈若萌;

    森林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中国的森林建设理念经历了从森林经济效益优先到生态效益优先的转变;森林建设体制经历了从完全计划体制到市场与政府共同协作的转变;森林建设组织经历了从中央全面安排到中央统筹地方办事的转变,最终实现了1990年代末期至今的量质齐增的"绿色奇迹",实现了森林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从森林生态赤字走向森林生态盈余。通过对森林综合属性认知的不断深入,政府不断调整森林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指标与政策体系,最终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国家经济资本置换生态资本,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激励相容的生态建设道路,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政策实践。

    2014年04期 v.29;No.134 63-7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期刊与评价_“学术评价机制创新”专题笔谈

  • 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与合理的学术评价

    李剑鸣;

    <正>作为职业学者,我们取得学位,发表论著,争取课题,得到职位,获得头衔和荣誉,无不需要经过学术评价。我们都有被评价的时候,也有评价别人的机会。学术评价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构成我们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可是,据我所知,我们中有不少人并不喜欢学术评价,甚至怀疑它的实际意义。常听人说:"被别人评很痛苦,评别人更痛苦。"这话表明,我们离不开学术评价,可是又难以愉快地接受它。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学术评价何以会沦落到"鸡肋"的地步呢?

    2014年04期 v.29;No.134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2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0 ]
  • 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内在价值尺度

    许纪霖;

    <正>自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大学发生了跨越式发展,学术研究也获得了来自国家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在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虽然学术研究在数量产出上获得大丰收,但为什么公认的、有分量的一流成果却与投入严重不成比例?为什么中国的学术至今无法站在世界的前沿?学术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术评价体制,如果评价体制发生了问题,就会诱导研究人员向扭曲的方向发展。在大学学术研究之中,理科、工科、医科、社会科学和人

    2014年04期 v.29;No.134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2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元评价机制:超越SSCI和A&HCI的模式

    王宁;

    <正>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自本世纪初引进中国学界以来,确实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也即促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走出国门进而了解世界,特别是了解处于强势的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因此我在一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为之在中国学界的应用推波助澜,并在国内多所"985"和"211"高校以及港台的高校作演讲,鼓吹这一相对而言比较客观和公正的国际性评价标准,

    2014年04期 v.29;No.13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历史研究

  • 大学之名的中世纪起源与考释

    张弢;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有三个称谓:universitas,studium和studiumgenerale。通过梳理它们的文献出处以及年代可以发现,虽然这三个专有名词的出现在时间上有先后次序,但是在中世纪时期它们并没有相互替代。它们各自指向了中世纪大学的不同侧面,即学人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学校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普遍承认的地位和特许权。对此的阐释是建立在分析拉丁语文献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对史料的释读也勾勒出了大学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欧洲的起源史。

    2014年04期 v.29;No.134 86-9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1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倪玉平;高晓燕;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水灾,340余州县先后被淹,172州县成灾,经济损失巨大。灾害发生后,清廷的财政损失可分为直接财政损失(赈济及河工拨款)和间接财政损失(地丁钱粮蠲缓、盐课与关税免征和减少),两者合计高达2400余万两白银,超过常年财政收入的50%以上。由此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这次水灾确实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2014年04期 v.29;No.134 99-109+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哲学研究

  • “人法地”及其现代意义:新道家发凡

    李若晖;

    当代新道家的建立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解决现时代的根本问题,即重建中华之思想、道德、制度、社会,并重新联接四者,俾使旧邦绽放新命。在老子那里,个体是具有哲学意义的。个体得以凭藉其独特却可普遍感受的生命体验,抗拒普遍必然性的权力命令,拒绝依据普遍必然性的科学论证而违背心中的鉴赏判断。人怎样以合于道的方式在此世生存,取决于现世的人之"德"如何得到规定。人在世上是以"群"的方式生存的。在老子看来,人之"群"的划分方式是:"人法地"。风俗是每一地风土与人情的最佳融合,也是当地人在其中的最佳生活方式。正是以风俗为核心的地域传统,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得以成"群",构成呼吸与共的"家邦"——文化—政治共同体。这也正是老子给予今天的最佳启示——只有让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组织相融合,才能保障人的自然与自由。

    2014年04期 v.29;No.134 110-11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洪谦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后实践派

    宛小平;

    以洪谦先生逻辑经验论立场和言论对当今活跃在美学界的后实践派(超越说、生命说、体验说)进行检讨,可以见出这些流派并没有很好回应洪谦先生的发难,只是旧玄学的某种变种。然而,中国美学要前行则必须正面回应洪谦先生的问题。惟其如此,才可能形成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能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新形态。

    2014年04期 v.29;No.134 117-12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说“清福”:关于晚明士人生活美学的考察

    赵强;王确;

    "清福"展现了唐宋以来士人阶层的生活理想,他们试图建立物质与精神、身体经验与审美体验、俗世生活与艺术、哲学之间的连续性。这一生活理想在晚明得以广泛流传和实践。晚明士人建构起一套以俗世生活为基准、以身体和感官的满足为起点、以快活自适为旨归的理论体系,他们以生活的观点来判断事物和人生价值,在物质的享受和娱乐活动的实践中力求塑造一种优雅的姿态。传统上身体与心灵、物质与精神、生活与审美、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的尊卑、断裂关系得到改观,一种从艺术为了生活、实现艺术化的生活的理论系统逐渐建构起来,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得以从理论上确认。这实际上为中国美学提供了一种世俗化的、形而下的"生活美学"范式。

    2014年04期 v.29;No.134 124-13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复社贰臣的身份认同——以咏史怀古作品为中心

    刘萱;

    复社贰臣的身份危机因社会污名和前后身份的巨大反差而引发。复社贰臣对前代贰臣进行吟咏实际上是在寻找原型,以固化主体身份。在私人场合,好用伍子胥式原型,以示不死与再仕的积极意义;而在官方场合则舍弃了复仇意象,选用魏征式原型。隐士主题显示复社贰臣实无意归隐,"遗民向往"不过是缓解失节压力的一种手段,二者的矛盾暴露了贰臣对本群体身份的消极认同。江南主题表明复社贰臣具有双重政治身份认同,并在不同情境下显现。有些贰臣的清人身份认同并不与仕清时间一致,而是有所延后。明人身份认同比较牢固,始终难以完全抹煞,但却带有贰臣特色,表现为归属感的缺失。咏史怀古作品所体现出的身份感与咏史外作品中的身份感互为补充,但若细加考辨,发现前者更为真实、隐曲。

    2014年04期 v.29;No.134 135-14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支遁诗文辑本考

    张富春;

    宋时业已散亡的《支遁集》,至明代复被辑佚。明人辑本以钞本或刊本形式流布,并形成两个系统:一为二卷本《支遁集》,以都穆藏明钞本为早,稍后有杨仪七桧山房嘉靖乙未钞本,杨钞本为其后明代诸钞本和清代诸刻本的祖本;二为一卷本《支道林集》,以嘉靖十九年皇甫涍辑刊本为早,明末吴家騆将皇甫涍辑《支道林集》与史玄辑《支道林外集》合刻。

    2014年04期 v.29;No.134 144-14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艺术与艺术史研究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对“南画”研究的贡献

    王洪伟;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不仅在中国史学研究方面贡献颇著,对中国绘画史领域也有较深涉猎,尤其是在"南画"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之所以关注"南画",一方面是针对近代日本绘画发展政策过分提倡"日本画"而导致文人趣味的"南画"日渐衰落;另一方面也为日本新的收藏趋向提供画学理论支持。而京都学派的研究路数和他自身的史学素养,不仅使内藤湖南精辟地解读了中国古代画学文献,纠正了日本人对中国文人画体系的偏狭理解,更是从史学结构上把握了影响中国绘画变革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在当时中日文化界递次批判文人绘画的浪潮中,内藤湖南通过对"南画"历史的研究,积极宣扬这种东方绘画样式和审美趣味,并阐明了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应有价值。而在学术研究之外,既要看到内藤湖南对西方国家占有东方艺术遗产的警觉与保护意识,亦不能忽视其在阐述"东洋文化中心变化论"观点时,体现了日本人的优势心理。

    2014年04期 v.29;No.134 149-15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野”:中国文人画的美学追求

    郭守运;

    "野"最早起始于先秦儒家时期,与"文"、"礼"相对;后受庄子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历代文艺作品及其批评领域,逐渐发展出"疏野"、"野趣"、"野逸"等子范畴,蕴涵着丰富而多元的内涵维度。历代文人对"野"范畴的审美偏好体现在绘画领域,形成了笔墨技法方面简洁淡雅的"疏野"技巧、艺术风格方面涵韵丰赡的"野趣"追求以及艺术追求方面的"野逸"品格,呈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特有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崇野尚野,最终成为中国文人画的基本文化内核之一,也成为文人画作为东方艺术区别于西洋画作的主要标志之一。

    2014年04期 v.29;No.134 158-163+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民国前期书画市场发展中的负面影响

    陶小军;

    民国前期,在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书画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情况虽极大地改善了书画家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地位,客观上也对书画艺术的进步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创作模式化、任务化的现象频繁出现,繁重的鬻艺任务也使书画家无暇过多考虑作品的艺术质量;而在另一方面,书画艺术的价值标准也随着市场的深化出现动摇,非艺术因素对书画家事业的影响不断增加。此外,为了尽快获得回报,对既成名者的摹仿也在艺坛形成风气,从而扼杀了对于艺术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创造力,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恶果。

    2014年04期 v.29;No.134 164-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