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楠;高鸿钧;
中国在适应"入世"挑战的过程中,完成了重返世界体系、转向市场经济、推进法治进程、改变封闭国家观念、转变传统诉讼观和政治法律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得以重新理解WTO的性质、作用和当代趋势,认识到WTO是一个促进和平的国际组织,是一种宪法性构造物,具有规则导向和司法治理等特征。这一新型的国际组织,既是世界体系的产物,也是这一体系变动的风向标。"入世"十年,中国、WTO和整个世界格局都发生了巨变,中国调整战略变得十分必要。这种战略应包括四种转变,即从"经济入世"转向"法律入世",从"开放推进改革"转向"改革推进开放",从具备实力优势转向兼具道义优势以及从随机应对转向积极主导。
2012年06期 v.27;No.124 5-17+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洪玉;郭晓旸;姜沛言;
房产税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但改革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公平性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住房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其原因来自于我国复杂的住房制度演变与住房产权结构,在这种条件下推行"一步到位"式的改革必然在短期内引发严重的税负公平性问题。在城市内部,原有私房和商品房家庭的相对税负明显高于房改房和经济适用房家庭,同时城市或地区之间的相对税负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坚持"渐进式"原则,在短期内实行"与产权形式挂钩的级差税率",以缓解税负公平性矛盾。而在中长期,为避免陷入"级差税率陷阱",应逐步过渡为"与住户特征挂钩的减免措施",保证房产税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
2012年06期 v.27;No.124 18-26+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陈来;
<正>一个大学必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有较长历史的大学,必有其传统和精神。一个大学在其历史上曾提出或出现的学术理念,是这个大学重要的精神资源,注意开发这些资源,诠释、宣传这些理念,对大学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件具有根本性的工作。早在清华学堂建立的前几年,王国维就在其《人间词》中发出了"殷勤唤起,大地清华"的召唤,预
2012年06期 v.27;No.12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罗志田;
<正>就历史眼光看,今日所谓"大学",对我们而言,本是一个从外面引进的新生事物。中国人开始思考办大学并落实在行动上,也不过就是一百年前的事。正因此,从体制到实践,我们的大学或皆仍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不免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一面。就连大学在社会中的定位,甚或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位,都还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故所谓大学精神,恐怕也是个很难众皆认可、甚或根本未曾想清楚
2012年06期 v.27;No.124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学典;
<正>大学一定要以"学"为最高价值,离开了"学",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大学所承担的使命,历来有这样两点:一是研究学问,二是造就人才。后来,根据变化了的现实,又增加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但所有这些无疑都必须通过"学问"。因此,归根结底,大学所承担的最伟大使命是研究"学问",是学术事业的提倡。所以,中国大学的精神之父蔡元培说:
2012年06期 v.27;No.12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谢泳;
<正>重提现代大学精神,是中国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1980年代,现代大学精神还不曾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话语,更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公众议题。任何时代思潮的形成,均是当下现实生活的反映。现代大学精神,重新成为引人关注的时代话题,源于中国大学的现实状态。近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何以人们极少正视中国大学的成绩,而对其负面影响极其关注?客观评价,近10年来,中国大学一再成为世人诟病的对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发展道路,远
2012年06期 v.27;No.12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宁;
在纪念启功先生1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来解读启功先生关于写字和书法的一个重要观点——实用汉字先于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不能违背书写规则。汉字的美化有自然美化与艺术美化两个层面,书写规则属于汉字的自然美化层面。书写规则是社会使用汉字的人在熟练书写中摸索出汉字规律从而形成的写字习惯,又由习惯提升为规则。对于书法艺术来说,书写规则是它的底线与基本功。书写教育与书法教育属于不同层次的教育,二者有关系但不能混淆。我们不需要把全民都培养成书法家,但需要中国公民从小接受书写教育,提高文字素养。书法家需要的是在正确熟练书写的基础上产生独有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建立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书写纯熟、高超的技巧上。书法艺术是精神成品,心灵美才能造就艺术美。
2012年06期 v.27;No.124 53-58+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肖鹰;
中国画论,自晋代始创,至唐代而兴,宋元而得大阐发。其中,文人画论多受道、释两家影响,尤其以南宋元季以来,重意轻形几成极端。明代前期画家,以王履和明四家为代表,重开了重自然观察和形式创构的绘画精神,而且以自我身体进入自然,投射绘画为绘画精神的要义,因此构成了"形与身的突出"的新绘画美学主题。
2012年06期 v.27;No.124 59-6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华林甫;
《本草纲目》中的地名资料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有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更存在着不少失误。通过对《本草纲目》的研读,可以得出八个方面的初步认识:从书中地名出现的频次看,地域重心偏于南方;书中提到的"顺州南河"、"余杭"、"爆山"等地名的方位可以考订;书中政区地名以古地名居多,所涉及的州、郡、县、府等政区地名需要厘定;书中很多地名系一词多义,需要认真辨析;有些地名中的错字需要考订;存在误引古书造成错谬的情形;地名中有些是合称、泛指、简称、别称、代称与雅称;对于地名之理解,因专业知识背景之不同,今人容易产生偏差。
2012年06期 v.27;No.124 83-9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文标;
报刊作为近代中国的一种新事物,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报刊创办之初开始,史学研究便在这一新型媒介上初现端倪。五四运动前后,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雏形,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大量史学类期刊的创办为标志,史学研究的公共领域得以正式确立,史学研究也由此表现出和传统史学不同的特点:史学研究由"私"向"公"转化,学术讨论与论争成为比较突出的现象;史学研究开始出现多元与集中并存的趋向,史学思潮不断涌现;分工合作成为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出版与发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目的;史学研究与社会的关系亦日益密切。
2012年06期 v.27;No.124 92-97+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超;李越;
清华大学在南京政府初期短短几年间崛起为世界级学府,其高速近代化进程始于罗家伦而成于梅贻琦。梅贻琦洞悉中国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发展潮流,对接世界杰出大学的办学思路和水准,整合各种资源,完成了办学体制的重大创新,建成了多科型综合性大学,迅速实现了各界期待的"建设杰出大学"的夙愿。作为后起的新兴大学,清华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而且超过了一些欧美名校。这是中国学人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资源。
2012年06期 v.27;No.124 98-11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巍;
"中国"从来主要不是地理的区划,而是以追求"王道"为内涵的政治、文化存在。面对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压力,中国学术在近代历经裂变。首先,经学、史学之更替。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在学界的沉浮,康有为、章太炎之间的今古文之争及其在后世的演化,钱穆"就于史学立场"结束经学争议的努力,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经学的分解衰败及其主导地位被史学所取代、"经学史学化"的趋势。其次,子学之凌驾经学。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严重效应是,子书不但成为"哲学史"、"思想史"的优先素材,还产生了顾颉刚所谓"经竟变成了子的附庸"的趋势。再次,"汉宋之争"之折变。以关于戴震研究的公案为例,在梁启超、胡适那里,"汉学"主要是"科学"的类比物,或者是"学术独立"的精神渊源,钱穆则将"宋学"拓展为一种涵盖了经、史、文学在内的包罗万象的学术类型。最后,"国史"创制之新局。钱穆的《国史大纲》代表了着眼于国史长程,反对"文化自谴",弘扬民族精神的坚贞努力。中国文化时值转运之机,复兴之前途是可以期望的。
2012年06期 v.27;No.124 114-12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华;
李欧梵是近30年来对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的海外中国学家之一,他的文学与文化学研究可谓多姿多彩。他有着深沉的人文关怀,活跃在多个领域,著作丰富多样,堪称多栖学人。他的三部代表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都给文学界和文化学界带来新的研究热点。他的治学理念、研究方法,带有"狐狸型"学者的典型特点。他历经中西不同文化的冲击,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场域里游走,自安于文化"边缘人"的地位,拓展出一份拥有国际视野的洒脱大气。
2012年06期 v.27;No.124 123-128+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