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讨论与评议

  • “横以孤”:王元化与龚自珍——兼论王元化在“思想解放”前夕的学思境界

    夏中义;

    王元化在《龚自珍思想笔谈》(1977)的论述结构中,把"横以孤"看做理解龚自珍人格之枢机,"横以孤"大意是指在自己的时代处境孤立。在王元化看来,这正是龚自珍在士气衰颓的近代史前夜,通过其生平行事和讽刺诗文所坦呈的,对情本位生命价值观的人格亲证。龚自珍的"横以孤"源于他情本位的人格:一方面挑战名教大限,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名教体制,因而备感个性与体制夹缝中的生存焦虑。尽管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对人格的终极坚守,最终摆脱了对体制的依傍。王元化1977年所以会被龚自珍击中心灵,是因为"横以孤"蕴结着近代思想史上的"个性解放"意识,而王元化与龚自珍有着共通的个性与境遇,即"性相近"、"制相承"、"势相仿"。王元化在"思想解放"前夜所达到的学思境界,比李泽厚借助康德"建立主体性论纲"(1979),比王若水们重温巴黎手稿而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1981)都要早若干年。王元化之可贵不仅在于开新时期风气之先,更在于他从龚自珍的情本位人格中发掘"思想解放"的资源,是用中国经验回应中国问题。

    2012年05期 v.27;No.123 5-19+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期刊与评价

  • 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仲伟民;朱剑;

    高校学报的历史和传统与学报的现状和未来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了解学报的历史和传统是制定现行改革政策的前提。学报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学桴》、《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为代表的早期学报铸就了最初的传统。其核心价值是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传播学术、引领时代,综合性或专业性则是其外部形式特征。1950年代,传统发生"裂变",中国科学院传承了传统的核心价值,着手构建以开放的专业期刊为主体的学术期刊体系;高校学报则拘泥于传统的综合性学报的外在形式,并坚持稿源的内向性。对传统在不同向度上的继承造就了两类期刊的不同命运。今天的许多管理者和学报人往往错把1950年代以来逐步固化的综合性、内向性模式当成了学报的传统,学报体制更形僵化。因此,学报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改革和如何改革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路径和手段。在新闻出版总署新近颁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中,"转企"这个改革的手段已取代了目标。学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学报体系的构建,为达此目标,比笼统"转企"更为可行的手段,是将纸本学报与数字化学报分开,将学报编辑与出版发行分开对待的"两分开"办法。

    2012年05期 v.27;No.123 20-3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0 ]
  • 编辑部体制的终结与“后学报时代”的来临?

    陈颖;

    对学术期刊而言,所谓编辑部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对学术事业公益基础的摧毁。对于高校学报,则意味着一个坚执了半个多世纪的以弘扬学术精神培育学术新人为己任的公益学术时代的结束,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后学报时代的开始。这一改革的唯一积极意义是有利于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制后的高校学报将不得不克服发行量小、读者面窄等先天不足,通过多种合法手段谋求生存和发展,尤其需要与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和期刊评价机构等建立既合作又博弈的新型关系。

    2012年05期 v.27;No.12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之理性解读

    夏文;

    <正>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7月30日发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三部分为"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本文对这部分(尤其是高校学报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作一理性解读。

    2012年05期 v.27;No.12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清华国学院与现代学术

  •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

    陈怀宇;

    20世纪初哈佛出版的大学目录、登记手册和哈佛教授的论著,可以帮助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上考察陈寅恪在哈佛留学期间的生活,以及他与同学和师友的交游。将其放在当时哈佛的学术制度中考察,又可以揭示有关其留学生活的地理和文化状况,有助于我们了解他早年学术发展的日常生活背景。在寅恪先生的留学时代,哈佛聚集了相当多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中国留学生,如俞大维、吴宓、汤用彤、韦卓民等。这些学生与哈佛教授和其他同学之间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交往可以看出民国初期中国学术复兴所受到的域外影响。

    2012年05期 v.27;No.123 42-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殷周制度论》新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再考察

    周书灿;

    《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先生运用二重证据法研究商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经典名篇。该文发表后,受到学术界普遍重视,既有总体的肯定与褒扬,也有指摘和质疑。在新的学术背景下,王氏《殷周制度论》为中国商周史研究建立了一崭新的学术起点和高的水准,学术界对该文的解读和评判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古史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在此过程中,王氏《殷周制度论》的学术经典地位和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

    2012年05期 v.27;No.123 58-65+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宋代皇权与三衙用将

    范学辉;

    宋代皇权具有强烈的军事底色,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三衙用将,关乎京城兵权谁属,始终是宋代君主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君主往往侧重于使用"内批"、"御笔"等直接形式,以凌驾于三省、枢密院之上。宦官等君主周围的佞幸群体,作为皇权的畸形延伸,亦时常能对用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宋代实际的政治运作当中,三衙用将,往往是皇权、宦官为代表的佞幸群体、宰相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集团三者相互博弈的结果。

    2012年05期 v.27;No.123 6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明代解元考中进士的比例、年龄与空间分布

    郭培贵;

    明代各直、省乡试共应产生解元1 278人,大致占明代举人总数的1.25%。解元考中进士者602名,占确知解元总数的50%,高出明代举人考中进士平均比率26%;各直、省解元中进士率以浙江和南直为最高,达70%以上,而广西仅为21.8%。各直、省解元和解元进士空间分布的广泛程度与其科举的发达程度呈正比;南、北直隶俱有外省人考中解元和解元进士者,北直分别占其解元和解元进士总数的41%和36.2%。明代解元考中进士的平均官年为32.24岁,比一般进士的平均官年小0.53岁;而其实际平均中式年龄则应为33.9岁,对改善明代官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活力状况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2年05期 v.27;No.123 82-93+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民族主义与历史知识的重构——以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四大发明”表述为例

    张国荣;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被视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史学界以及科学界广为传颂,成为写入历史教科书中的权威知识。这种表述最早滥觞于民国。民国的历史教科书编纂者群体,发挥了前人的说法,在20世纪初首次将其写入到历史教科书中,接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由"三大发明"说发展到"四大发明"说,遂成为以后撰写中西交通史的必选历史知识。这种将有待证实的历史知识镶嵌进教科书的做法是民国知识精英建构民族国家新秩序的需要,也是民族主义思想对教科书知识建构的影响。

    2012年05期 v.27;No.123 94-100+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德”“位”分合——孔孟复礼与华夏德性政制之奠定

    李若晖;

    华夏古典政制是德性政制,即道德与政制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主要体现在周礼体系中。但到春秋时期,"位""德"分离,"德"失去了自身的根据,于是必须为"德"另寻根据。孔子将周礼之义概括为"敬",以敬区分礼仪与礼义,并在礼上加"仁",以"爱人"为"仁"。孔子既以仁德基于内在心性,于是相对于"位""德"合一来说,孔子的"位""德"仍然是分离的。孟子于礼下加让,以辞让之心为礼之端。孟子区分了现实世界中实有之位与依据每一人之德行所应有之位,前者孟子称之为"人爵",后者称之为"天爵"。理想的秩序是"人爵"应以"天爵"为依据。由此,孟子重新恢复了"位""德"合一,只是将原来的以"位"定"德"颠倒为以"德"定"位",从而将王朝政典建基于人心。孟子由此推导出新型的"德""位"合一的政治原则——仁政。汉代察举制即是本于孟子之学以"德"定"位"的政治制度,由此奠定了华夏二千年德性政制的基本格局。

    2012年05期 v.27;No.123 101-10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交往行为视域中技术异化的困境与出路

    王晓方;

    哈贝马斯系统分析了传统合理化理论,并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但同时指出马克思的以生产力为导向的合理化理论、韦伯建立在目的合理性基础之上的合理化理论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工具理性批判三者共同的理论弱点。哈贝马斯认为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因此,科学地区别劳动和交往行为二者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社会理论范式必须转换,即从"主体—客体"向"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结构转换,继而构建合理的交往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把交往行为理论的话语原则,即民主的对话机制引入科学技术领域。这一模式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消解技术异化,使人类和自然界从技术统治中真正解放出来。

    2012年05期 v.27;No.123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

    刘俐俐;

    张爱玲小说可概括为隐喻性小说,这是张爱玲继承融诗歌小说为一体的中国文学整体传统的独特创造,可视为中国文学传统发展延续至现代的产物,即张爱玲从说书体小说汲取说与听的审美思想及叙述精华,并从诗歌中汲取"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及注重喻说的诗性传统,将两者水乳交融地合成为隐喻性小说。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受众广泛、被广泛改编为影视和舞台剧以及经典化程度高等现象,均可从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张爱玲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就在于创造了隐喻性小说这一小说类型,藉此可生成隐喻性小说诗学。

    2012年05期 v.27;No.123 113-12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日常说话与民间狂欢:论贾平凹作品的叙述语调

    黄世权;

    贾平凹中后期的长篇小说遵循日常写实的创作原则,在叙述语调上采取一种日常说话的平淡语调。这种语调是向民间立场的回归,同时也体现了日常生活自由无羁的弱化狂欢。贴近这种语调的叙述方式是具有中国古典风味的琐屑零碎的描述而非西方式的简练概述,这种叙述和语调传达出日常生活的本真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激动人心、荡涤情怀的魅力。

    2012年05期 v.27;No.123 122-12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古典诗学“瘦”范畴的审美探析

    郭守运;

    作为一个古典诗学领域的美学范畴,"瘦"蕴含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意识,体现了古代诗人的精神探索与审美倾向,也昭示了中国古代思维内蕴的情感体验方式。"瘦"范畴的诗学影响,集中在古代诗人的创作心理感受、批评家的审美趣味及古代文人的人格修养等三方面。瘦,不仅是一种外在形态的朴素古雅,更是一种审美内涵的坚韧硬朗和铁骨铮铮。

    2012年05期 v.27;No.123 129-133+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法律与政治

  • 大国新问题:在华外国非法移民的司法对策研究

    郭烁;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逐渐从非法移民的输出国和过境国转变为非法移民的目的国,这导致在华外国非法移民数量激增。中国逐渐开始面临长期困扰世界的非法移民问题;基于传统观念以及理论研究、立法体系的相对滞后,导致防控非法移民的司法实践产生了诸多问题。有鉴于此,应在充分检视当前在华非法移民现状的基础上,着力思考应对当下以及未来在华外国非法移民的司法对策,做到未雨绸缪。

    2012年05期 v.27;No.123 134-14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碳金融交易机制的助推——基于欧盟数据的实证研究

    杜莉;丁志国;李博;

    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沿袭了"先污染,再治理"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传统重工业产业,而过度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必然会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欧盟作为世界上碳金融交易机制最为发达的地区,其经验数据表明碳金融交易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温室气体排放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碳金融交易机制可以较好地利用市场手段引导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并最终影响社会的产业结构布局。因此,尽早构建完善的碳金融交易机制,能够帮助中国实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目标,并最终实现中国2010年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的减排承诺。

    2012年05期 v.27;No.123 143-15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

    吴金希;

    讨论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离不开对中国创新文化这一根本问题的系统思考。文化对整个社会创新理念的凝练、创新习惯的养成、创新制度的完善、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日本创新文化的典型特点是:善于团队合作与交流、善于有组织地学习和持续改善、民众有创新型的消费倾向等;美国创新文化的突出特点是:"try"的文化、宽容失败的文化、诚信文化及其体系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创新文化方面也有体现爱国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等优秀文化。但是,当前我们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官本位"文化、过分迷信权威的习惯、一元化的评价标准、小生产者意识,以及诚信文化的缺失等不足,这些都阻碍了创新型社会的形成。

    2012年05期 v.27;No.123 151-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