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文学研究

  • 杜甫诗的历史见证品格及其审美分析

    杨义;

    杜甫是一位直面大时代沉落的大诗人。时代的沉落和他的诚实刚毅的诗品发生碰撞,形成了中国历代诗人的写作中跟自己的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一种诗品。在对大时代沉落的体验和书写的精神联系中,杜甫对中国的诗学贡献了三个关键词,形成了三种诗学的传统:第一个关键词是“诗史思维”,他把诗歌的描写伸进了动荡不安的历史发展的潜流和脉络之中,开创了一个用诗来见证历史的传统。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沉郁顿挫”,他精心地锤炼诗歌的意象和篇章肌理,以泪为珠、以血为碧的苦心,凝思着沉重的生命的呻吟和情感的热力。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性耽佳句”,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把诗歌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呕心沥血地发挥中国语言、语境和诗性的功能。

    2007年02期 No.90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艺术与艺术史

  •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施爱东;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火爆,是2006年最引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之一。郭德纲打着传统相声的旗号,调用了各种“传统”的手段,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声发展史上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传统,传统是动态的不是僵化的,传统是在适应中生存的。聪明的商家总是善于利用流行话语的市场效应进行商业包装,郭德纲所谓的传统相声本质上是一种迎合流行话语的市场策略。传统话语的流行,有其民俗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背景,当传统的弘扬与民族情绪结盟的时候,许多想像的民族传统就被挖掘、被修正、被发明了。当下的传统话语只是一种轮回的流行话语,回归传统不是必然的济世良药;郭德纲的成功只是个人的成功,而不是相声的成功;相声“回归剧场”不是草根阶层的胜利,而是愤青和有闲阶层的胜利。

    2007年02期 No.90 4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

    卜宪群;

    在春秋战国区域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基层社会的变化与国家权力的社会化二者互动,促使了乡里基层政权的迅速建立与完善,尽管这个历程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春秋战国国家乡里基层政权是在具有宗法血缘关系的家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瓦解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不可避免地还要在形式上依赖于乡里社会流传久远的自然社会秩序,但是从春秋战国的历史实际来看,乡里政权的权力体系是一元化的,还没有出现典型的分割国家政权的其他权力体系。

    2007年02期 No.90 6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2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清华国学院与现代学术

  • 探索王国维词学体系的另一个维度——《词录》与王国维“为学三变”的文献学取向

    闵定庆;

    作为中国早期词学专科目录著作,《词录》是王国维迈入“文学时代”、顺利实现学术转型的第一批具体成果。这部词学目录与《人间词》、《人间词话》、《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等书产生“协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创作—理论—文献“三维一体”的词学体系,其学术价值集中体现在与《人间词》的词创作、《人间词话》的词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互补上,真实反映了他对于“可爱”且“可信”的学术境界的追求与构拟,更凸现了其文化心态的转变。

    2007年02期 No.90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文献与考辨

  • 评杨大堉、胡肇昕补《仪礼正义》

    彭林;

    胡培翚《仪礼正义》是清代礼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历来受到好评。然而,《仪礼》17篇,胡培翚仅完成12篇即已去世,其余《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五篇12卷,乃是其门人杨大堉以及族侄胡肇昕所补,而学者多将两者混为一体。杨、胡所补部分的水准究竟如何,能否与胡培翚的原作匹配,事关对《仪礼正义》的整体评价。杨、胡补《仪礼正义》各篇存在违背胡培翚既定体例、排弃贾公彦之说、引用文献不当、失于截断、前后失照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其学术水准明显不如胡培翚原作,读者不可不明辨于此。

    2007年02期 No.90 11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

    马秋莎;

    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以及政府放权于经济实体的过程。自上而下经济社团的兴起是这一过程中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转型而采取的重大措施,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管理机制和权力格局调整的必然趋势。这类组织既是政府下放了的经济管理权力的承接机构,又代表了政府对经济实体干预权的继续延伸。中国政府在推动自上而下经济组织的发展中有着明确的目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此,新型的经济社团与政府的关系呈现出了合作主义的典型特点。然而,无论与北欧的社会合作主义还是韩日的国家合作主义模式相比,合作主义在中国出现的背景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因此在发展模式上带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在现阶段,自上而下的经济组织并没有真正成为其成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代言人,这一点与其在合作主义关系中的定位不符。然而,随着体制转型的深化,体现在经济社团发展中的国家合作主义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及走向将取决于并反作用于未来的权力安排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演变。

    2007年02期 No.90 12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论杜甫的民本思想

    冯建国;

    杜甫的爱民情感背后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即民本思想。杜甫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用他的诗歌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杜甫的诗歌中,民本思想与他的爱民情节、非战主张及君王观融合在一起,并借助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诗体,以及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了艺术化的生动展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孟子对民本思想仅有理论论述的话,那么在杜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也正因为如此,杜甫的民本思想才表现的更加真挚感人。

    2007年02期 No.90 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狂欢中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中的狂欢精神

    张德明;

    加勒比狂欢节起源于殖民种植园这个特殊的文化空间,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种植园主与奴隶、秩序与混沌等多种对立因素之间的冲突、斗争、商讨和妥协中产生。对于加勒比作家来说,狂欢化是一种想象历史、重述历史、并赋予历史以新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方式。狂欢节(以及狂欢精神的其他许多方面)给加勒比作家提供了一种将大众变成人民,探索为自由而斗争、肯定自己道路的意义的工具。加勒比狂欢节既唤醒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加勒比各族群的民族记忆和族裔身份意识,也促进了一种新的、混杂的本土身份意识的形成。

    2007年02期 No.90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德勒兹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与当代文论的建构

    麦永雄;

    在电子传媒时代和文化数字化的语境下,当代学术领域的“空间转向”蕴含着哲学思维范式的嬗变与文艺美学的焦点转移,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后现代多维“空间”,尤其是主导性的赛博空间呈现出万花筒般的多元、开放、流变的特征,与后结构主义一些重要概念相契合,其中有“20世纪最重要的空间哲学家”之誉的法国思想家德勒兹的美学思想具有特殊的价值。他和加塔利所创造的“千高原”、“块茎”、“褶子”等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今的后现代理论空间、互文性空间、赛博空间和新巴洛克美学空间,从而对拓展和建构当代文论产生积极的意义。

    2007年02期 No.90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0 ]
  • “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再思考

    成一农;

    自施坚雅归纳出“中世纪城市革命”的五个特点之后,这一命题被学界广泛接受。但是,以往研究对这一命题的几个基础问题,即“市”、“坊”和“城外郊区”还缺乏深入研究,并且存在误解,这使得施坚雅提出的五个特点中有四点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中世纪城市革命”这一命题必须要重新予以考虑。而且,当前“中世纪城市革命”的研究方法存在“预设前提”的现象;研究内容也局限在坊、市、城外郊区等少数问题上,忽略了城市中其他要素的研究;在研究时段上也缺乏足够的时间跨度,这些问题阻碍了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今后对唐宋城市的研究应该以长时段为主导,深入研究地方城市中各个要素的变化,客观分析唐宋之间地方城市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构成变革。

    2007年02期 No.90 7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新官绅及乡镇权力结构——以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为中心

    丰箫;

    近代乡村社会的权力格局与传统社会大不相同,突出表现为现代社会中新阶层的出现以及现代国家政权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控制乡村社会的精英不再是传统士绅,而是随着国家行政体系的延伸而形成的新阶层。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张铁民作为抗战以后的一名新官绅,利用自身的亲属关系网络和国民党员的政治身份,确立了在乡镇中的权威地位。国民党县党部通过非组织形式控制乡镇新官绅,插手乡镇事务,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乡村社会的领导权。基层组织的薄弱特征决定了国民党在控制乡村社会的同时,无法利用行政手段从根本上削弱地方权威的影响和地位。在战争的动荡中,国民党未能为新官绅提供足够的利益保障,新官绅与乡村社会同时走向国民政府的反面。

    2007年02期 No.90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钟书的影响——从I.A.理查兹的第二次中国之行谈起

    容新芳;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I.A.理查兹是一位在中华民族留下深刻记忆的英国友好人士。从1927年到1979年,他六次来华访问和工作,共在华度过了近5年的时光。令人称道的是,从来没有与他有相同地位的西方学者像他那样如此频繁、如此长久地造访中国。第二次中国之行时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不但直接影响了诸如钱钟书、吴富恒,间接影响了王佐良和李赋宁这样的专家学者。正是这些同理查兹有着直接或间接师生关系、学贯中西的学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他对中国学界的影响,特别是对钱钟书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

    2007年02期 No.90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元代递帕礼俗考述

    丁超;

    欧阳玄《渔家傲南词》中“褫帕”当为“递帕”之误。“递帕”礼俗是元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元代帕有多种实际的和象征性的用途,在礼俗中则用于新年贺礼、寿礼以及用于表达爱慕之情。元代递帕礼俗形成的原因,除继承汉地固有礼俗之外,还可能与蒙古草原游牧生活旧俗有关。

    2007年02期 No.9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科团队创新气氛结构研究

    刘惠琴;张德;

    作者对高校57个团队的458名教师进行了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高校学科团队创新气氛由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三个维度构成,并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得以验证。得出的三维结构模型与MichaelWest的四维度团队创新气氛结构模型不同,它能更有效的描述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气氛:通过分析发现,参与保障对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气氛的贡献率最大,其与国外研究中目标认同对团队创新气氛的贡献率最大不同,这表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高校学科团队与企业团队两种不同的团队类型对团队创新气氛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

    2007年02期 No.90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