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期刊与评价

  • 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从“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排行榜谈起

    朱剑;

    近年来,每一新版"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的发布都会在学术界和期刊界引起强烈震动,"以刊评文"盛行使学术评价的危机正在显现。危机的表象是被异化和简化成排行榜的学术评价大行其道,在危机的背后是评价机构与评价对象间双重的信息不对称,危机的后果则是学术批评的式微与学术诚信的缺失。面对危机,却难觅具有操作性的"以刊评文"的替代方案。尽管学术评价应回归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基本已成学界共识,但如何才能体现公正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在于学术民主,由学术共同体的代表根据"民意"来进行评价,并有效地接受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因此,表达"民意"和进行监督的平台至关重要,最合适的平台无过于学术期刊。真正能成为某一学术共同体交流对话平台的学术期刊必须具有学科专业(专题)边界清晰、开放、通畅传播这三个特征,而目前却鲜有这样的平台。因此,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改变封闭和半封闭的综合性期刊占据多数的现状,建立起以开放的专业(专题)期刊为主并能通畅传播的学术期刊体系。

    2012年01期 v.27;No.119 5-1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0 ]

国情研究

  •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

    胡鞍钢;马伟;

    中国的特殊国情使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演变道路,而是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一是1840—1948年从传统农业解体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漫长演变阶段;二是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分割和强化阶段;三是1978—1991年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业化迅速发展所伴随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开始解体并逐步转向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即农业部门、乡镇企业部门、城镇正规部门;四是1992年之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所伴随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面对新的四元结构,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一体化、农村内部一体化,即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同化和现代化,这就要求不断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集聚化、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2年01期 v.27;No.119 16-29+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4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4 ] |[阅读次数:0 ]
  • 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

    张秀兰;徐晓新;

    随着我国人口大规模快速流动以及家庭、宗族等传统社会微观组织单元的削弱和单位体制的解体,社会管理须构建和强化新的微观组织单元来实现个体组织化。社区作为国家与民众互动的基本界面,既有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多种社会政策需求,又有丰富的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资利用,因此是创新社会管理首选的微观组织基础。我们可以借鉴能促型国家的理念,激发社区、居民的潜能,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提高社区的组织化水平,从而以社区夯实社会管理之基。在操作上,可考虑以支持家庭发展的社区社会福利递送为抓手,同时打造社区面向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的平台,实现社会管理的上游干预。

    2012年01期 v.27;No.119 30-3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0 ] |[阅读次数:0 ]

跨文化研究

  • 何谓“东亚”?——近代以来中日韩对“亚洲”想象的差异及其后果

    杨念群;

    "东亚"概念的形成是与西方现代历史的自身演变及其对东方的殖民化过程密切相关的"现代性事件",这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都已被提及。但要理解"东亚"认同的基础及其历史内在性,仅仅将概念本身置于西方普遍主义叙述背景下是远远不够的。从近代中日韩三国基于各自不同的历史语境所形成的文化心态与认同机制来看,"东亚"自身的想象不但与"西方"的崛起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关联又与"东亚"内部的政治地图与秩序安排的重组并行。因此"东亚"的形成可以被理解为两个交错相关的过程:一个是周边地区在形成自身的民族国家轮廓时所进行的"去中国化"过程;另一个是所谓"东亚"内部的相互"殖民"和"被殖民"的过程,甚至还包括中国自身的"去中国化"过程。

    2012年01期 v.27;No.119 39-53+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浙商“穿越现实”经验与中国式现代性自由

    吴炫;

    针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依附既定中西方观念造成的"平面化自由"问题,以及东亚现代化不能向世界贡献东方式的现代重大理论的"弱创造性自由"问题,浙商"穿越现实"的个体自由经验值得重视。这种经验以"亲和群体但不依附群体的隐性个体自立"、"亲和经验但不限于经验的潜在个体理解"为其基本内容,不仅可以诊治中国学界百年来依附西方"超越现实"的自由观批判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错位之症,也可为东亚的世俗性现代化提供一种"穿越世俗"的东方自由文化理想图景。

    2012年01期 v.27;No.119 54-62+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回应“挑战”:刘大年晚年关于革命史范式的思考

    黄广友;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题的转型,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范式的重新崛起。现代化范式向传统革命史范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回应挑战,捍卫革命史范式,成为坚守这一研究范式的学者在进入新时期以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晚年刘大年是革命史范式学派推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民族独立与近代化、革命与改良等重大问题的思考,构成这一学派在这一时期思想认识的内核,成为守护这一范式的思想重镇和一面旗帜。

    2012年01期 v.27;No.119 75-8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8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古典婚礼根植于人之情性

    顾涛;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研究存在着不少误解,今重新梳理《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等三礼文本,推阐礼意,略作检讨。古典婚礼在本质上根植于人之情性,故在典礼的设置中蕴含了男女平等和相互尊重两条基本原则,其所设礼节处处紧扣于此,而夫妻合体和孝顺父母又是婚礼凸显的核心观念,故成妻、成妇两项仪节成为古典婚礼之重心。所有这些都是为着婚姻能够长久,家庭能够和睦的人性目的。关于婚龄与婚期曾滋生千古聚讼,诸说在历史上的删汰去取,同样一以礼制将回归人之情性为尚。当今的婚俗改革,正宜抉发古典婚礼的精神内核,必须充分为人之情性张本。

    2012年01期 v.27;No.119 86-9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气候哲学研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戴建平;

    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气候哲学也逐渐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气候哲学研究主要围绕气候模型、气候变化中的不确定性、气候科学的共识与异议,以及气候政治与伦理等几个方面展开。气候模型是气候科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工具,关于气候模型的哲学分析集中于气候模型的本质、检验,气候模拟中参数化、调整的科学意义,气候模型与经验的关系等问题。不确定性是气候科学研究和气候争论中的核心要素,相关的讨论主要涉及不确定性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来源,不确定性的管理与决策等方面。气候科学共识的形成及其意义,如何看待气候科学异议和怀疑,是当前气候哲学讨论的另一重要话题,气候科学家和哲学家们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政府和社会在政治上有一套广泛认可的哲学框架,英国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和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各自的气候政治学,产生了广泛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2012年01期 v.27;No.119 96-10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交往理性”构建——深度解释学视域中的哈贝马斯技术批判理论

    张成岗;

    意识形态研究可以在深度解释学方法论构架内得到恰当说明。法兰克福学派将意识形态理论融合进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框架内,其技术统治论是一种新意识形态理论。从深度解释学视角看,新意识形态论是具有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象征形式,是一种历史谋划;相对于旧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更具迷惑、辩护和操作性;在韦伯对自然祛魅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解释基础上,哈贝马斯新意识形态论是对现代性的再解释: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在工具理性在交往领域的扩张并占据支配地位;回到生活世界,重建交往理性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建立牢固基础。

    2012年01期 v.27;No.119 103-109+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扬雄的文学追求与文学观念之迁变

    孙少华;

    扬雄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与经学家。其文学追求与思想观念经历了一个有趣的演变过程:早期以汉赋创作为主,后期逐渐转向经学与诸子学术研究,《太玄》、《法言》、《训纂》、《方言》代表了他后期多方面的学术才能与研究成就。扬雄由文学向经学的转变,不仅有时代与社会学术风尚的作用,还与本人个性心理有关。扬雄在中国文学史与学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与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2012年01期 v.27;No.119 110-11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

    葛永海;

    就文本形态而言,明代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都有贯穿始终的城市书写,但在内容与笔法上,则有浓淡深浅之别。当中国古代城市职能经历"城—都—市",即由军事中心到政治中心再到经济中心的演进时,明代"三大奇书"恰与这种城市职能的演替对应和暗合,如果说《三国演义》突出"城",那么《水浒传》关注"都",而《金瓶梅》则是典型的"市"小说。由此,三大奇书建构了古代文学值得注意的三种人城关系模式:城与城的对抗、人与城的对抗以及城对人的操控。因为涵括了古往今来人城关系最尖锐、最典型的三种情形:以城池为目标的政治争夺、市民对都市强权的反叛、个体在城市中被"物化",所以,描写人与城市的冲突及其后果应是明代奇书的主题内涵之一。

    2012年01期 v.27;No.119 119-12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8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基于声誉的独立董事行为研究

    宁向东;崔弼洙;张颖;

    在我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下,独立董事的声誉是激励和约束其行为的重要机制。独立董事在其执业生涯中声誉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深入理解独立董事的行为机制打下基础。独立董事的声誉包含三个维度,由于信息不完全以及公众的辨别能力有限,这三个维度的声誉之间存在连带关系。独立董事的声誉既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也会给其造成成本,控制性股东在选聘独立董事时需要权衡这些收益与成本。独立董事在执业过程中,若由于上市公司的原因而使得其个人声誉受到损害,导致任职的期望收益低于机会成本,独立董事将选择主动辞职。独立董事在一期任职完成后(包括任期后主动辞职与下一期继续任职两种情况),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声誉进行维系和修补。

    2012年01期 v.27;No.119 129-13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2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

    潘文卿;刘庆;

    2001—2007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指数HHI表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由于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已比较高,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已变得缓慢起来;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区,由于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力度逐渐加强,使得这些地区呈现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增强态势。而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看,中国地区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然,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邮电基础设施的增加、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也都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正面的影响,表明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面。

    2012年01期 v.27;No.119 137-14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7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2 ] |[阅读次数:0 ]

人类学研究

  • 西藏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类型及相关问题

    汤惠生;

    目前西藏高原青铜时代考古学材料所能观察到的经济模式有两种:一是以曲贡遗址为代表的农—牧业兼营的经济类型(青铜器早期);二是以加日塘为代表的游牧—猎兼营的游牧经济类型(青铜器晚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青铜时代早期,西藏腹地的古代居民便已经开始驯化牦牛,通过考古材料推测马的驯化时间,可以证明西藏高原专业化的游牧社会至少在青铜时代晚期便已经出现。

    2012年01期 v.27;No.119 148-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