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学习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推进农业产业化

    李崇富,温京萍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长远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在广大农村稳定现行政策,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应研究和鼓励一些先进的农村试行“第二个飞跃”,即实行农业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因为推行农工商、产供销的一体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这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村的未来。文章阐明了农业“两个飞跃”的辩证关系,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必然性、条件性和过程性,对农业的改革和长远发展作了战略性的思考和探索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刍议

    唐少杰

    学的辩证范畴是哲学思维和哲学把握其对象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关于哲学发展的几对辩证范畴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遇到的若干问题,力图以这些范畴的内在机制或演进来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跨世纪的世界性哲学,目前和今后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它的创造性发展。本文旨在引起学术同仁的批评和争鸣,并为共同进行这一创造性发展而作出切实的努力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化:合理化与本土化

    叶赋桂

    现代化研究长期以来无法摆脱西方中心的困扰,这里既有西方政经和文化强权的作用,也有现代化理论建设和创新不足的局限。本文在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中提出主体性原则,在批判地吸收韦伯及其它有关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现代化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内涵。而主体性又必然内在地要求合理化的本土化,正是本土化决定了现代化的进程和成败。因此,现代化就是建立在主体性上的合理化和本土化,主体性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本土化是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对于传统与现代、全盘西化等问题,本文也在理论上作了回答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理论特征与建立科学自我实现观问题

    吴倬,孟宪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实现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在理论出发点、精神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发展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是以抽象人性论、非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因而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曾对我国青年起过很大误导作用。从历史唯物论观点出发,建立科学自我实现观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赋源平章只隅

    朱晓海

    《唐革》赋的发现是70年代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通过对这一篇赋的考订入手,进而论及赋这一形式产生的根源。作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后指出,赋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劝谏的需要。作者还归类分析了劝谏的模式,指出了赋“重义不重事”的内容特点,并辨析了辞与赋二者的关系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丕《典论·论文》甄微

    孙明君

    目前流行的曹丕《典论·论文》撰写于黄初初年或太子时期的说法值得商榷,本文作者据文献推断《典论·论文》的撰写当在建安十六年前后。《典论·论文》不是“自觉时代”的“号角”,它并没有打破儒家传统观念,相反,它要努力使文章成为经治国家的工具。《典论·论文》劝导邺下文士改变文人相轻的陋俗,用文章为曹魏统一大业服务。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杨武之先生年谱

    张友余

    杨武之先生年谱张友余今值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1929年—1948年任该系教授的老系主任杨武之先生,在当年清华大学算学系这块沃土上,以他的爱国、敬业、创新精神,团结同事,培育出了20世纪中国的数学大师,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华裔诺贝尔奖...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西安事变前后在各方之间进行联络的关键人物潘汉年

    本文透过潘汉年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介绍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蕴酿和形成时期两党关系变化中一些重要历史事实,揭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联合抗日是大势所趋的历史发展必由之路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分裂人格

    张玲霞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拓者。他描写的知识分子小说一篇一个境界,尤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达到了他的时代的最高哲学深度。他刻画了三代知识分子:清末下层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和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当五四时期的众多作家以感伤和自怜作为基点来描写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时,鲁迅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残缺和人格的分裂,并深邃地画出了“他的血和肉来”,其实这也是思想家的鲁迅的内心矛盾的艺术显现。能否寻找出实现知识分子自我人格的途径?鲁迅似乎并未找到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级科技新闻

    金兼斌

    本文提出了“高级科技新闻”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了具体阐释和界定。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级科技新闻写作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高级科技新闻写作的素养和高级科技新闻写作的语言。文章认为,记者的学科知识素养是其能否写好高级科技新闻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语言风格上,由于信息量大,高级科技新闻往往言简意赅,在对科技事件进行阐释时,对科技术语和事例直接加以引用而不多加解释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刍议

    邓卫

    文章分析了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我国住宅产业的现状问题,针对住宅市场需求和住宅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即:规划设计现代化、研究开发系列化、生产施工集约化、住宅经营商品化、社区服务社会化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挖掘就业位置的增长点

    王锐

    劳动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就目前存在着劳动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和就业位置严重不足的矛盾,作者提出了扩大劳动就业方式的几点看法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商业银行建立信贷资产风险分级体系初探

    杨军,徐鹏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金融界关于资产分类方法弊端的分析,结合国外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转轨国情,提出以风险作为信贷资产分级基础的思想,并讨论了信贷资产风险分级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案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出版社的名牌战略

    尹芳平

    面对图书市场激烈的竞争,出版社实施名牌战略是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谋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最佳结合的有效途径。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是是图书质量,名牌质量是设计、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使创优质、创名牌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杭州丰华堂藏书考

    刘蔷

    1929年夏,清华大学购买了杭州杨氏丰华堂藏书5720种,47546册,这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以来所购古籍的最大一宗。杨氏父子两代穷搜极采,是近代史上江浙地区有名的私人藏书家,他们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功不可没。丰华堂藏书琳琅满目,珍品杂陈,为清华大学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员做出了不少贡献,至今仍为教学提供着丰富的材料。本文考察了杨氏父子的生平及藏书事迹,追述丰华堂藏书售归清华、化私为公的历史,并简要评介其藏书内容及藏书特色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西方人眼中的汉学

    宋韬

    《法国汉学》丛书是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与法国远东学院之间的一项重要的学术合作项目。已经出版的第一、二辑中收录了当代法国汉学家的汉学研究论文20多篇,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领域。书中引用了一些现存国外的珍贵资料,以西方学者的眼光多侧面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前言

    徐寿、徐建寅、徐华封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对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和工业向近代化迈进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回顾了国内学术界关于徐寿父子研究的历史概貌,介绍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一书的编辑缘起和基本内容,指出它集中了海内外学者对徐寿父子生平、业绩和思想的史料发掘与学术研讨的结晶,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近十余年关于徐寿父子研究的成果总汇。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科技五千年》出版

    《中华科技五千年》出版主编:华觉明;副主编:郭书春、汪广仁、王渝生、张秉伦、祝大震;主办: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出版发行: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字数:73万,图421幅;责任编辑:赵猛。历史给人以智慧。在世纪交替之际,为...

    1998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