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专题笔谈_纪念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系90周年专题

  • 学历史要“接地气”、懂国情——我对清华历史系学术思想的几点认识

    刘桂生;

    <正>今年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成立90周年。我自己,从做学生,到当教师,再到退休教师,在清华园生活了66年。对这个系的学术思想有些认识,现就我所知,约略归结为以下四点。1.强调"身、心、家、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陈寅恪先生平时讲得比较多。在所著《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一文中,当论到梁启超早年政治思想时即说:梁既"少慕儒家之学",则其思想之"根底",即:"本董生国身通一之旨,慕伊尹天民先觉之任。"先生以此种思想指导学生。1929年在《赠北大历史系学生》诗中即有"天赋迂

    2016年06期 v.31;No.148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缅怀先贤,慎终追远——追思走在史学“国际前沿”的“清华学派”

    李伯重;

    <正>今年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系90年的特殊年份。在经历了90年的风云变幻之后,今天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已经走在稳步发展的道路上,只要继续走下去,将前途无量。在此时刻,缅怀先贤所做的贡献,是推动清华大学历史学科继续向前的宝贵精神力量。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经陆懋德、罗家伦、蒋廷黻、刘崇先生的主持,清华大学历史系

    2016年06期 v.31;No.14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伐前后清华与北大的史学

    罗志田;

    <正>能有幸躬逢清华历史系90周年的庆典,甚感荣幸!编辑部给我分配的任务是比较民国时期清华和北大的历史系,我会更多侧重北伐前后一段时间。那是两系史学风格的形成期,的确展现出各自的特色。这不是个小问题,无法在简短的"笔谈"篇幅里说得周全,只能说一些点到为止的观察,恐怕还是个人的偏见。据出身北大却长期在清华任教的冯友兰观察,北大和清华在"教育界各自代表一种风格",在"学术界也各自代表一种流派"。~①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括。而两校历史系的风格异同,又与另外

    2016年06期 v.31;No.14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说说“中西并重”

    张勇;

    <正>说到老清华历史系的特别之处,"中西并重"经常被置于首要的位置。其实,作为当年历史系特点的"中西并重",是有着具体而又丰富的内容的;且所谓"并重",与其作"同等重要"的字面理解,倒不如解释为"各有所重"更合实际。以下即就此稍作排比、说明,以求对前人志业的准确认识和传承。"中西并重"确是清华历史系一贯强调的立系方针。首任系主任陆懋德先生提出的"筹办历史系

    2016年06期 v.31;No.14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跨文化研究

  • 中国文学外译的学科范式:软实力视角的反思

    陈伟;

    "软实力"是目前国际政治关系领域的重要关键词之一,由此而形成的话语体系逐渐在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中产生张力。当下的中国文学外译实践本质上是我国国家软实力提升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其与"软实力"之间存在的张力机制却一直没有得到论证与叙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有必要立足软实力内涵,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经由文学外译路径而形成的"翻译→传播/接受"这一现有逻辑理路进行先验反思,进而揭示并勾画出当下中国文学外译在软实力视角下所涉的双核学科范式:译介学是基础,并由此反哺翻译学。这一定位对于我国当下实施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学理指导意义。

    2016年06期 v.31;No.148 14-2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身份认同与文学的政治

    陈永国;

    身份和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学中不可避免的主题,其多种表现形式常常带有不可避免的政治性。本文讨论身份与身份认同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当代文学批评关于身份问题的利用,从身份认同、身份危机、身份建构和身份叙事等方面探讨文学中的政治问题。结合对法侬、奈保尔等后殖民知识分子和作家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身份在批评理论中之挪用的分析,指出身份本身就与社会、文化、民族、种族等重大问题不可分割,与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分割,因此本身就具有政治性。

    2016年06期 v.31;No.148 22-3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阶级还是民族——对1930年代两种文艺类型的考察

    齐晓红;

    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大众文学这两种文艺类型是1930年代国共两党不同的文艺政策的产物,他们分别诉诸文学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是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又不免存在相互涵盖的因素,这与30年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和民族危机形势有关,同时也是检验双方各自理论阐释的难题。民族主义文艺诉诸民族主义的背后难掩阶级对立的事实,而左翼文艺坚持阶级的立场,却难免否定了民族情感的正当性。在创作上,双方也共享了新兴文学的某些共同性。

    2016年06期 v.31;No.148 32-4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秦风·黄鸟》的死亡鸟与黄色鸱鸮

    张哲俊;

    《诗经》中的黄鸟向有二说,或以为是黄雀,或以为是黄鹂。然而《秦风·黄鸟》的黄鸟并非是这两种鸟类,而是黄色鸱鸮。黄鸟本来是象征国家之亡与君王之死,也标志着新的国家与君王的诞生。由此来看《诗经》的黄鸟并非是动物学的概念,而只是指黄色的鸟。《诗经》其他诸篇中的黄鸟或是黄雀、或是黄鹂,并不是指同一种鸟类。

    2016年06期 v.31;No.148 45-5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不平衡对应分布——以《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为例

    张美兰;

    本文以《官话指南》六种(含南北官话两种、沪语粤语翻译版四种)常用词异同为核心,发现其用词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地域因素,另一方面词汇的历时演变也是制约地域分布的核心因素。这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常用词历时演变与其共时地域分布的特点,即词在历史时间上"纵"的层次与在地理空间上所形成的"横"的分布具有某种对应性。粤语、沪语除使用了大量方言特征词外,粤语改写本较多保留了古代常用词,沪语虽有保留,但受元明以后官话影响大,用词向南方官话、北京官话靠近,北京官话多使用明清代以来新见常用词。

    2016年06期 v.31;No.148 54-63+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上)

    侯旭东;

    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可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后者亦是历史中"结构性的存在",围绕它反复出现的言行构成历史中最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本文以西汉为例,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考察围绕此关系产生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领西汉历史。文中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关系过程"与"关系的关系"两个角度增加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摆脱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

    2016年06期 v.31;No.148 64-10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户籍制度与赋役需求及其规避——明初泉州盐场地区多重户籍现象研究

    叶锦花;

    明初,泉州盐场地区的人口普遍同时拥有军、灶、民等不同名色的户籍,造成此现象的重要机制是明初户籍制度设计、官府赋役需求与民间规避赋役等因素之间的矛盾及调适。洪武年间,朝廷设置惠安、浔美、州和浯州等四个盐场以控制泉州沿海地区的盐业资源,并进行了以管理地方、维持盐场运作为主要目的的户籍整顿,使得泉州盐场地区以灶户为主,灶、民、军杂居共处。而为了获得军伍,洪武九年(1376)、洪武二十年官府对泉州盐场地区已登记户籍的人们垛集、抽籍,除了民户,灶户、军户也成为垛抽对象。被垛集、抽籍的人们登记军籍的同时,亦保留原籍,遂拥有了军、民,或军、灶,或军、军等多重户籍。此外,逃亡、转移户籍、转嫁户役等地方人户规避赋役的策略亦是地方户籍赋役偏离制度原则,出现多籍现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重叠的户籍登记也使得与泉州盐场地区相关的州县、盐场、卫所等三大管理系统自建立以来就具有内在联系性,在运作上互相影响。

    2016年06期 v.31;No.148 103-117+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从朝廷天下到国家社会——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转折

    薛刚;

    20世纪以来,天下、朝廷两词在政治言说中逐渐边缘化。天下的淡出使得朝廷走向无用,乃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这场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推翻政府,而是放弃朝廷,故在革命派力量低潮时爆发却又迅速成功。民国建立后,共和政府借助民主话语逐步剥离原属天下的自主法权,社会渐被视为应该由国家管制的场域,政府与民间的关系被彻底重置。

    2016年06期 v.31;No.148 118-131+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费尔巴哈》章编译上的根本问题——写在新MEGA 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正式出版之前

    韩立新;

    1949年以后,中国在对《费尔巴哈》章的编译上有3个译本具有象征意义。一是1960年出版的中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版;二是1988年出版的《费尔巴哈》章单行本版;三是199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其中,1988年的《费尔巴哈》章单行本版,是现有中央编译局的各个译本中与原始手稿最为接近的版本,跟它相比,后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版在客观地再现手稿上毋宁说是一种倒退。不仅如此,从对马克思标注的《费尔巴哈》章第[17]—[19]页手稿的编排来看,无论是作为1988年《费尔巴哈》章单行本版翻译底本的新德文版《德意志意识形态》(1966年),还是它之前的梁赞诺夫版(1926年)、阿多拉茨基版(1932年)、巴加图利亚版(1965年),由于采取了不分栏编译的方针,都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而1972年以后出版的新MEGA的试刊版和先行版以及广松涉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于采取了左右两栏的编辑办法,克服了新德文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缺陷。2016年,刊登《费尔巴哈》章的新MEGA第I部门第5卷将正式付梓出版。借此出版的东风,建议中央编译局编译一个以新MEGA为底本的汉译本。新译本应该做到:第一,采取将文本分成左右两栏进行编译的方针;第二,恢复文本中原有的页码信息和手稿状态信息;第三,适当地增加"题注"的内容。

    2016年06期 v.31;No.148 132-146+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论《资本论》中的货币形象

    黄世权;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里用诗性的话语描绘了货币的多面性格,形成集恶魔、上帝和妓女于一身的奇特形象。作为交换价值的代表,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成为一切价值的标准,由此造成社会价值的相对化,造成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瓦解,货币由商品交换的中介演变为摧毁社会秩序的恶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货币成为一般财富的象征和绝对的社会权力,成为主宰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并受万民膜拜的上帝。货币具有普遍交换的功能并将一切人类产品甚至非产品都转变为商品和交换价值,它刺激人类对抽象欲望的无限追求,导致普遍卖淫的出现。货币具有妓女的本性。马克思对货币的生动刻画与深刻批判,在货币和货币精神主导的社会形态里,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2016年06期 v.31;No.148 147-15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国家理论——基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的研究

    王贵贤;尹衍梅;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关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集中表述了他晚年的国家理论。马克思摘录了梅恩对近代国家理论尤其是法律实证主义主权理论的分析,同时对梅恩的历史法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和生成过程大致是"氏族→共同体→家庭→国家";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国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2016年06期 v.31;No.148 159-165+19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中俄蒙经济的发展与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基于SMART模型的实证分析

    刁莉;史欣欣;罗培;

    中俄蒙三国相邻,三方经济各有优长,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三国跨境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考察了三国贸易的互补性,运用SMART模型探讨了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可能性。首先,利用TRAINS数据库提供的HS6分位产品进行贸易分析;其次,模拟在不同的双边关税减让方案下,自贸区建立后对中俄蒙三国产生的贸易、税收及福利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阶段性关税减让获得的贸易增长率将是有限的,中俄蒙之间的贸易潜力只有在自由贸易区完全建成后才能得以充分挖掘。目前,在落实好三国《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应加强产业对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的进程,最终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2016年06期 v.31;No.148 166-17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制度、文化与日常确证——外来移民及其子女的情景性身份认同

    韩晓燕;田晓丽;

    从社会认知形成过程以及日常人际互动的角度分析外来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从而探讨制度、文化以及日常体验在人们认知周遭世界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在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与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外来移民的身份认同既受到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独有的"籍贯"和"不忘本"文化的影响,在微观层面又与个体日常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当认知验证的不同过程、他者的承认(recognition)、日常经验的确证(corroboration)以及过去知识的共鸣,三者之间产生冲突时,人们有选择性地根据当下的情境调整他们的身份认同。"情景性身份认同"(situational identification)这个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制度性约束、文化以及微观互动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

    2016年06期 v.31;No.148 175-18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贫困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及其防贫研究——基于山东省三个城市的调查

    陈岱云;陈希;

    城市贫困人口是具有特定人口学特征的弱势群体,城市贫困人口的人口学研究特征既可以为人口学等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又能够为城市人口的防贫、反贫工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山东省的三个城市济南、青岛、聊城的城市贫困人口的人口学特征进行的问卷调查、定量研究,并对防止人口陷入贫困的家庭计划、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城市人口防止陷入贫困的措施主要有:一,理智择偶、结婚择时;二,要实施绿色生育计划,加大实现优生优育的成本投入;三,加强教育投资,提高受教育水平;四,重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计划的设计;五,政府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视角推动支持家庭计划的实施。

    2016年06期 v.31;No.148 183-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