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期刊与评价

  • 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从“学术乱象”根源问题说起

    朱剑;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乱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将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指为其根源却未免片面。这样的看法忽视了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如何生成,如何强势地作用于学术研究,以及学术界为何没有能力制约它反被牵着鼻子走等关键问题。以科研资源分配和管理为中心的科研体制造就了一条交汇着学术权力与利益的链条,其顶端是掌握资源分配和管理权的行政权力部门,底端是仰仗资源而从事学术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学术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学术评价以与学术研究逐步分离为代价,在经历了五个层次的蜕变后,其与学术研究的同一性不仅彻底终结,而且凭借行政权力部门的采信,成为凌驾于学术研究之上的一种权力——评价权力,从而完成了连接两端的"桥梁"身份的转变,成为学术权力和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而促成评价蜕变的正是科研体制。伴随学术评价的这一蜕变过程,以制作学术期刊排行榜和排名表为主打产品的评价机构相继问世,争夺评价话语权,乱象遂接踵而至。所以,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科研体制导致了学术乱象。将评价视为学术乱象的根源,实际上遮蔽了科研体制对学术乱象之所以产生而应承担的责任。学术之乱和评价之乱,其实是同源的。改革不合理的科研体制是终止乱象的根本途径,而科研体制改革也为学术评价回归正轨提供了某种可能。

    2015年01期 v.30;No.137 5-1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5 ] |[阅读次数:0 ]

国情研究

  • 内与外: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中国语境

    关凯;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为中心,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少数民族特殊性之间采取的一种妥协性制度,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体制建设进程的产物。基于民族区域自治,文明帝国的"藩属"成为民族—国家内部的"边疆地区"。国家优待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将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人口整合进现代语境下的国家"大一统"政治格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同时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既承认、容纳和适应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也固化了族群边界,并受到国家政治、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实际运行机制上制度效能有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在遭遇一系列的挑战,面临一种不确定的演变前景。

    2015年01期 v.30;No.137 16-2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对中美综合国力的评估(1990—2013年)

    胡鞍钢;郑云峰;高宇宁;

    综合国力就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综合的、实际的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中国与美国在过去20多年间,特别是过去十几年间,综合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力基础。通过选择可量化、可比较、可检验的指标,计算1990年至2013年间中国和美国八大类国家战略资源以及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可对中美关系两国综合实力作出评估。计算结果显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并与世界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之间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中国要把握崛起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赢得战略优势和主动,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民目标",综合国力再迈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另外,中国在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方面仍然有很大空间、很大潜力。当然我们也应承认,中国在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指标方面,同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2015年01期 v.30;No.137 26-39+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

    徐秀丽;

    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目标的调整影响了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源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的"范式"概念,与"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微妙的契合,也在引入伊始即在理解上发生了有意无意的偏差。"革命"和"现代化"两种范式的主要分歧,一是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还是"一场现代化史",二是应当"以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应当"以现代化包括革命"。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就其学术方面而言,最终达成了具有建设性的共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应当"扩散"、"并存"、"互济",而不是"取代"、"排斥"、"包括",这一共识对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5年01期 v.30;No.137 40-5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7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魏书·高允传》所见邵县之释证与推论

    李万生;

    学界大抵不知北朝有邵县。邵县当始置于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或稍后,废于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先后属北魏怀州邵上郡、司州河内郡、司州邵郡及东魏东雍州邵郡。邵上郡始置于北魏皇兴四年,太和十八年(494年)并入河内郡,孝昌二年(526年)复立郡,改名邵郡。北魏立邵上郡、邵县、邵公庙皆出于攀缘西周召公之目的,在北魏汉化潮流中具有特别之意义。北魏设立邵郡之目的在于保卫首都洛阳之安全。胡太后乱政而未于邵郡等地及太行山诸关隘布防,或未以足够之兵力布防,导致尔朱荣之军轻易入洛,北魏因之而发生若干剧烈变动,以至速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裂后,邵郡乃东魏边地之军事据点。西魏于危急存亡之关头即大统三年夺得邵郡,且以之为极其重要之军事据点,积极经营,并占据黄河东岸大片地域,奠定强大之基础。北周之世,邵郡亦是其极其重要之军事据点,在其稳定、发展乃至灭齐诸方面皆发挥有极其重要之作用。

    2015年01期 v.30;No.137 51-6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近代中国国家与民间组织的互动——以北京公共卫生制度建构过程为中心的讨论

    杜丽红;

    清末新政改革中,作为警察职能的公共卫生制度在北京被建立起来。但此后北京的公共卫生既未得到有效实施,也未跟上世界公共卫生发展的潮流。基督教民间组织和学术性民间组织积极宣传公共卫生新思想,在观念层面冲击已有的公共卫生观制度,促使国家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制度进行变革。在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国家触动了一些民间组织的利益,受到抵制,双方展开利益博弈,最终以妥协的方式实现制度的社会化。国家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围绕制度建构展开,制度在多方行动中成为社会生活的规则。

    2015年01期 v.30;No.137 69-77+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获奖修订版”生成与当代主流文学话语的规范/妥协机制——以《沉重的翅膀》和《白鹿原》的修订为例

    吴秀明;章涛;

    作为特定历史语境的产物,《沉重的翅膀》、《白鹿原》两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修订版"的生成,同时包含了政治性修订与非政治性修订两个层面,需要从"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种视角进行解读。首先,通过版本比较与校勘的实证分析,可以揭示它们在"思想越界"情形下如何修订,以及修订留下的无法弥合的内在裂隙。其次,借鉴李奇的话语结构理论和布迪厄的话语场理论,从版本修订与当代文学场域存在的"互文关系",可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分析它与主流文学话语规范/妥协之间的复杂关联,进而对主流文学话语所在的"后三十年"当代文学的空间场域迁移做一番整体的扫描。

    2015年01期 v.30;No.137 78-8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1950年代:“本质—特征论”文学定义的形成及影响

    刘锋杰;许丽;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015年01期 v.30;No.137 90-10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形式到政治:文类理论的后现代新变

    姚文放;

    中国古代文论中与"文类"意义相近的是"文体"概念,主要是指体裁、体例、体式,属于文学形式范畴。"新批评派"等对"文类"概念作了形式主义的理解。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了"文类批评"的概念,力图扭转传统文类概念的形式主义倾向,而代之以历史主义的文类概念。乔纳森·卡勒开了将"理论"称为"文类"的先例,它不是指文学形式层面上的体裁格式,也不是指文学内容层面上的题材和主题,而是指"后学"的各种新潮学说或流派,从而将文化政治问题推进了当今的学术视野,这就将"文类"概念大大扩充了。文类理论从形式主义走向历史主义的后现代转折与当今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密切相关,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为文类理论的新变提供了终极性的依据。

    2015年01期 v.30;No.137 102-11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理性”的“求(务)实”“精神”

    叶秀山;

    精神以自己的能动性"发动—驱动—令"理性要求证明自己的存在,即不但有能力证明自己,而且有能力证实自己;前者体现在欧洲哲学家在逻辑学上的成就,但后者同样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欧洲哲学的传统,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理性成为存在的家,理性也是真—善—美的家。

    2015年01期 v.30;No.137 112-11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摹状词的句法演算及其本体论、知识论意义

    周允程;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改变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语言在本质上不是表征性的。通过对摹状词理论的辖域问题进行深入的句法分析,探讨满足限制性条件的摹状词的句法功能,从而达到对于摹状词的语义解释。这样的语义解释让我们看到摹状词的意义并不取决于所对应的指称对象,其意义来自于摹状词的句法演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避免了不必要的个体对象的本体论预设,又凸显出了句法层面上抽象个体对象的句法功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命题构成成分的本体论解释,并思考命题生成的知识论意义。

    2015年01期 v.30;No.137 118-123+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跨文化研究

  • 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

    曹顺庆;王苗苗;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功不可没。葛浩文成功翻译过四十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的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葛浩文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语言变异,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一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够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

    2015年01期 v.30;No.137 124-12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对话的重要性:国际传播中的理解与接受

    张小娅;

    目前,我国的国际传播面临覆盖率不断提升、影响力却持续不足的问题。国内现有研究将原因归结于世界传播格局、中外政治文化与价值观差异等外部条件,缺乏对国际传播的理念和内容本身进行评论与反思。国外学者以对话性理论为基础,结合意义的创造、双向对等传播、交往行为理论,分析了西方媒体在阿拉伯地区传播的节目类型、模式、议题、用语等因素。这些研究表明,对不同社会文化传统缺乏理解与尊重、以改变受众态度为目标的单向传播理念,是效果有限的症结所在。中国传统哲学有爱好对话和互惠知识的内在倾向,中国式对话更注重取得双方都能接受的互利结果,应借重这份思想和文化资源,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2015年01期 v.30;No.137 129-136+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艺术与艺术史研究

  • 民族艺术话语的越境之旅:重审梅兰芳海外公演中的“程式”舆论

    江棘;

    关于戏曲"程式"的研究层出不穷,却亟待重新审视与历史化处理。民国时期在与海外对话的复杂历史语境中,梅兰芳及周边知识人团体对戏曲程式等焦点问题的表述,即显现出历史性和策略性的转变。其中的"西方影响"也向度多样:既与欧美主流舆论达成关于戏曲传统本质的"共识",并借此收获民族文化自信;又因在海外评论者和梅氏策划核心内部文化反视自觉的存在,表现出深层通约的可能。对相关问题的辨析,也应成为当代戏曲理论构建和对西方话语反思的前提。

    2015年01期 v.30;No.137 137-143+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北京怀旧”与认同危机:对近年“京味话剧”的深层解读

    何明敏;

    京味话剧的舞台所呈现的多是关于老北京城的人文景观、市井风情、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它通常在当下和过去、现代和传统的对照之下,回顾消逝的胡同乡土,悼念断裂的传统文化,回忆民族的历史过往,从而展示了一番关于"北京怀旧"的文化面貌。怀旧则是重建认同的一种手段。通过再现失落的胡同乡土,可为现代化进程之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现代人以暂时的抚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痛惜,意味着现代性语境之下面对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人们转而于本土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关于民族共同体的重构,则是出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需求。但是京味话剧所展示的"北京怀旧",也是出于文化消费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修复现代人的认同危机。

    2015年01期 v.30;No.137 144-15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0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贺裴菲;

    羊群行为一直是行为金融学中的重要话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对于回答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以及背后驱动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本研究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基于一个投资者微观个体选择需求加总的市场份额模型,检验了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中羊群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点。实证结果表明,我国P2P市场中的投资者在投资时存在羊群行为,表现为:总体来看,订单的完成进度越高,越能吸引投资者参与;订单完成进度所引发的羊群行为呈现边际递减趋势;细分样本的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强的订单其初期羊群行为更明显,但是羊群行为的持续性更短。该结果说明我国P2P投资中这种羊群行为背后更有可能是基于信息发现的机制,而且这种信息发现机制所驱动的羊群行为并非一直存在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者将不能继续从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获取更多信息,因此羊群现象逐步消失。该结果对于理解P2P平台的风险累积以及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2015年01期 v.30;No.137 156-16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7 ] |[阅读次数:0 ]
  • 复杂管理语境中的“三元”知识——问题、认识论与合法性

    屠兴勇;杨百寅;杨佳洛;

    在复杂管理语境下,"知识"及根植于它的整个学科体系以一种几乎无远不届的力量影响着学界对当代管理的体会与诠释。如想避免对传统思想做出素朴与简单的解释,那么在理解传统之前,反思据以理解的整个框架与境阈,应当是比较审慎稳妥的做法。在不可避免地把管理思想问题化之前,也应尝试着将"知识"问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思潮不断的历史流变中,找到那个通常据以判决管理的知识观,并将之变成追问的对象。长期研究表明,根植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管理研究逐渐难以推进有意义和创新的对话,从知识由以兴起的重新审视的管理机缘已经成熟,而三元知识的出现正是对此问题恰当的回应和处理。三元知识为不同认识态度提供了新视野,使得复杂管理语境下的三元平衡认识论日渐繁盛,并能够在其大框架下进行多元融合的学术交流和理论构建。因此,如何在复杂管理语境中从认识论的视角挖掘、审视三元知识及其合法性,已经成为管理领域运行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2015年01期 v.30;No.137 166-175+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国法学理想图景建构的开山之作——《汉语法学论纲》研讨会综述

    李思楚;

    <正>当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之时,中国传承积淀数千年的传统法学成果也遭遇了西方现代法学的挑战。百余年里,一代代法律学者为了中国法学的现代化、世界化而辛勤耕耘,成果显著。然而,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未有理想的解答。著名法学家邓正来先生曾于2005年提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先生指出,"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他进而说明,没有理想图景,就无从把握中国法学在急剧变迁的中国和世界背景下的发展方向。邓先生

    2015年01期 v.30;No.137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