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本刊特稿

  • 韩寒神话的史诗母题

    施爱东;

    天才韩寒的成名史,就其结构来说是一部当代英雄史诗。在史诗传统中,无论史诗情节如何丰富多元,其结构和母题都是相对固定的。英雄形象主要从英雄成长、英雄人格、英雄业绩三个方面加以塑造。英雄成长一般遵循"特异诞生—孤独童年—迅速成长的少年时代"的生长轨迹。英雄人格中最大的优点是超凡的勇气和能量,最大的缺点是伟大的愤怒及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英雄业绩则固定地体现在征服魔界、征服他族、征服美女三个方面。在韩寒神话中,这个天才少年曾先后挑战三个越来越强大的"魔界":应试教育、当代文坛、社会政治。韩寒的伟大愤怒与他征服"魔界"的成功业绩紧紧结合在一起,其人格的种种矛盾,以及性别魅力,都是很难以凡人逻辑来揣度的。维护韩寒神像,就是维护一股以韩寒为核心的年轻力量,维护部分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幻象。

    2013年01期 v.28;No.125 5-2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期刊与评价

  • 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朱剑;

    新闻出版总署自制定《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到下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评价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了报纸期刊质量评估体系的打造。这个评估体系的要义就是,以量化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各类报纸期刊在统一的尺度或框架下进行打分,并仅凭加总后得分的多少直接判定被评价报纸期刊的优劣。纯量化和通适性遂成为该评估体系的两个最鲜明的特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评价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单纯的量化评价有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因此,纯量化评价体系不可能完成对所有类别报纸期刊的质量评价,而通适性的量化评价框架也不可能成为所有报纸期刊评价的依据。对属于复杂评价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来说,以通适性指标为依据的单纯量化评价更是行不通的。如果将此评估体系用于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那么,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结论诸方面明显存在的重大问题将会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该评估体系与正在进行之中的报刊体制改革大方向并不合拍,这种不合拍现象的背后有着独特的原因。所有这些都应该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学术界及学术期刊界的关注和警惕。

    2013年01期 v.28;No.125 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清华国学院与现代学术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二十世纪中西学术史中的赵元任先生

    周欣平;

    赵元任先生是一位世界级的学术大师。他很多的研究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其学术成就超越了国界,是20世纪学术史上的里程碑。他联接了两个世界,即中国的学术世界和西方的学术世界,一方面他把西方的学术思想成功嫁接到中国学术领域,并让它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他又把中国传统学术的成果和方法引到了西方,建构了跨越东西方学术的宏大框架。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当代,大多为共时研究,在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中非常独特。他对美国的语言学和汉学研究贡献巨大,在海外汉语教育方面的推广工作上也是成绩斐然,是许多美国汉学家的入门导师。

    2013年01期 v.28;No.125 48-5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

    陈来;

    虽然梁启超《新民说》中的公德说在近代以来最有影响,人们甚至把《新民说》的道德思想仅仅归结为公德说;而实际上,《新民说》中后写的《论私德》,对公德说作了很大的补充和修正,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私德在整个道德结构中的基础意义和重要价值。《论私德》不仅深化了他个人在《新民说》初始的道德论,而且对由启蒙推动的道德反思的限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十年前,便作了根本性的揭示,显示出思想家的深刻洞见。同时《论私德》根本确立了梁启超作为近代新儒家的思想立场和方向,也奠定了儒家道德论在近代的调适和发展的典范。

    2013年01期 v.28;No.125 52-7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4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0 ]

国情研究

  •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评价(2003—2011):世界500强的视角

    胡鞍钢;魏星;高宇宁;

    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评价方法论是构建"一个标杆、三个层次、五个维度、一种综合指数"的国有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应用统计数据对2003年至2011年国有企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大幅度提高,与欧美日企业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并实现了对日本的超越;利润水平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但与欧美日企业相比,市场集中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科技研发支出强度显著提升,海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节能减排领域仍存在较大挑战,单位营业收入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欧美日企业的相对差距较大;对社会和谐的贡献突出,公共财政贡献和就业创造贡献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正外部性。

    2013年01期 v.28;No.125 72-83+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讨论与评议

  • 21世纪初西方鸦片战争研究反映的重大问题——从近年所见的三部鸦片战争史研究著作说起

    黄宇和;

    纵观大英帝国史的发展,大致是三部曲。中国的百年屈辱,正是大英帝国鼎盛之时,若要求当时的帝国史家说半句两次鸦片战争之不是,无异与虎谋皮。帝国垮台,英人反思,鼓起勇气面对历史,对祖先之贩毒,内疚莫名。在此思潮下,黄宇和的《鸩梦:第二次鸦片战争探索》虽然全程批判帝国主义,但1998年出版后好评如潮。然而,英国资深史家哈利.盖尔伯及年轻学者朱莉娅.骆菲尔,分别在2004年及2011年出版有关鸦片战争的专著,竟然若隐若晦地高呼中国该打。另一位不具名的学者,拟出版第二次鸦片战争史,更是明目张胆地大喊中国该打。风云突变,时势逆转。逆转的原因在哪?作者认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从未寝熄,只是中国人升平日久而似乎有点麻痹大意。先贤反帝反封建以救亡,一针见血。反封建之最终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当今的中国距离现代化还甚远。若不加倍努力,则当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之时,恐怕会悲剧重演。

    2013年01期 v.28;No.125 84-93+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4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史记·荆轲传》与《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关系考论

    张海明;

    《史记》、《战国策》所记荆轲刺秦事文字高度重合,其真实关系究竟为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而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受制于已知材料难以决断,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方法犹可商榷。事实上,战国史料中并不存在一个司马迁在其基础上"增益"以作《荆轲传》,且为刘向编入《战国策》的文本;唐人所见《战国策》已非刘向古本原貌,今本《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乃后人据孔衍《春秋后语·燕语》之荆轲刺秦部分补入,时间当在隋唐之际。

    2013年01期 v.28;No.125 94-113+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3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威仪”与“气志”:孔子《诗》教的人格取向

    王齐洲;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民之父母》是新出土的反映孔子《诗》教的重要文献,可与传统文献相互印证。孔子所提出的"必达于礼乐之洍,以致‘五至’,以行‘三无’,以横于天下"的理论把《诗》作为了人格修养的教材,而"威仪"和"气志"则是这种《诗》教人格取向的核心概念。孔子在接受前人关于"气"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气志"概念,并改造传统"威仪"概念与之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教理论。孔子《诗》教中的"气志"和"威仪"是其人格取向的一体两面。"气志"即个体人格修养所锻炼的君子"气志";"威仪"即君子"气志"所呈现的个体"威仪",其内涵十分丰富。孔子《诗》教的这种人格取向将学《诗》者的关注点从礼仪应用引向人格培养,使文学得以从集体仪式转向个体表征,完成了"诗言志"观念的文学转型,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价值。

    2013年01期 v.28;No.125 114-12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典型概念的变迁

    旷新年;

    典型问题曾经被视为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曾经就典型问题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讨论,涉及典型的内涵、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清末民初,王国维和吕思勉等人已经涉及了典型观念。在我国,最早直接使用"典型"和"典型人物"这个概念的是鲁迅。典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引进有着重要的关系。1936年胡风和周扬有关典型的讨论成为典型概念传播的一个重要契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人物成为了文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尺度,认为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解。新时期,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规范挑战和替代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同时也发生了一个"典型"概念及其理论体系崩解的过程。

    2013年01期 v.28;No.125 127-13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社会

  • 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胡智锋;杨乘虎;

    免费开放是全球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和通行惯例。从2006年迄今,短短六年间,免费开放完成了从全球理念到中国实践的过程,极大地推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也暴露出了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免费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在于:第一,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引领时代、关注时下、聚焦时尚,注重物理空间、知识空间、文化空间的拓展与深化,增强免费开放的吸引力。第二,以创新服务内容与方式为路径,丰富主题,提升免费开放品牌化水平;创立指标体系,提升免费开放标准化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技术应用,提升免费开放的数字化水平,提升免费开放的竞争力。第三,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免费开放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免费开放的生命力。

    2013年01期 v.28;No.125 139-14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3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7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家庭政策的经验和启示

    何欢;

    家庭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制度、项目、服务等影响家庭功能和家庭福利的政府政策,包括直接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显性政策和间接影响家庭福利的隐性政策。美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家庭政策体系,但其相关政策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社会政策的出现。从19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的福利扩张,再到1990年代的福利改革,美国的社会政策在应对社会和家庭结构变化中不断发展,政策理念逐渐由"替代家庭功能"转向"支持家庭功能"。中国正处于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突出的家庭压力增加和家庭功能弱化的问题,对家庭政策的需求亦增。美国家庭政策发展中的六个特点,分别为:立法先行,明确权利和义务;政策手段灵活,采用多样化政策工具;重服务网络建设,鼓励社区服务;采用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选择最有效的干预;建设绩效和结果并重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政策智慧突出,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意。美国家庭政策可为建构中国家庭政策提供参考。

    2013年01期 v.28;No.125 147-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3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

  •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洪峻峰;廖哲平;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数字化出版的发展,高校学报和学术期刊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为应对这一新形势,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部分期刊,于2011年初联合创办了系列网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简称"专业网刊"),对各期刊文章同步进行数字化编排和专业化重组,共同打造10个主要一级学科的专业网刊,通过中国知网整体传播,探寻高校学

    2013年01期 v.28;No.125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