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作家的文化自信与传承创新——佛教思想与陈美龄小说《雌狐月饼复仇记》Buddhism and Marilyn Chin's Revenge of the Mooncake Vixen
杨春;
摘要(Abstract):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陈美龄的长篇小说《雌狐月饼复仇记》受到中国传统佛教思想的很大影响。作家借用了佛教的"人生即苦""再生轮回"等观念来构建小说的整体结构、设计人物角色,并由此凸显了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通过改写佛教譬喻故事、戏仿禅宗公案故事,小说探索了佛教思想对于当代华裔美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传统佛教思想的创新性借用和改写,反思并真实再现了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况以及流散华人的命运,体现了华裔作家对母国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KeyWords): 陈美龄;《雌狐月饼复仇记》;华裔美国文学;佛教思想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传统”(13YJA751058)
作者(Author): 杨春;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方立天,2012,《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慧然集,杨曾文编校,2001,《临济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3]赖永海主编,2015,《金刚经·心经》,北京:中华书局。
- [4]刘葵兰,2012,《变换的边界:亚裔美国作家和批评家访谈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5]潘桂明,1992,《佛教禅宗百问》,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 [6]普济辑,朱俊红点校,2011,《五灯会元》,海口:海南出版社。
- [7]任继愈主编,2009,《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8]僧肇等注,2011,《注维摩诘所说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9]叶维廉,2004,《异花受精的繁殖:华裔文学中文化对话的张力》,《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
- [10]Chin,Marilyn,1998,Writing the Other:A Conversation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Skenazy,Paul and Martin,Tera,eds.,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Jackson:UP of Mississippi.
- [11]Chin,Marilyn,2009a,The Phoenix Gone,The Terrace Empty,Minneapolis:Milkweed Editions.
- [12]Chin,Marilyn,2009b,Revenge of the Mooncake Vixen:A Manifesto in 41 Tales,New York:W.W.Norton&Company Ltd.
- [13]Hutcheon,Linda,1985,A Theory of Parody:The Teachings of Twentieth-Century Art Forms,New York:Methuen,Inc.
- (1)这个譬喻故事的大意是笔者根据陈美龄在书中提供的版本翻译的。但这个故事显然有不同版本。最早的版本大概出自僧肇(384?—414)对《维摩诘经》的注解。僧肇的注解结合了鸠摩罗什、竺道生以及自己对《维摩诘经》的理解。他用这样一个譬喻故事来解读佛经中“是身如丘井”一句:一人有罪于王,畏罪逃跑,王命醉象追赶他。罪人跳入枯井,摔落半途抓住一丛腐草。这时,井底有恶龙吐毒,旁边有五条毒蛇也欲加害,还有两只老鼠啃咬草根,上面醉象也虎视眈眈。正当此人极度恐慌之时,从井口上方的一棵树上不时有蜜汁滴入他口中,蜜汁的甜味让他忘记了恐惧。在后世的传说及佛教画像中,醉象变成了老虎,蜜汁变成了草莓,枯井变成了悬崖,井里的一条恶龙和五条毒蛇变成了另一头猛虎或深渊里的三条毒龙等(僧肇等,2011:34-35)。故事的细节虽然有所变化,但其教诲意义是没有改变的。
- (1)“雌狐(刁蛮丫头)”“月饼”以及“雌狐月饼”都是黄家奶奶对孙女儿的称呼(Chin,2009b:31,55,71)。